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070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80/R

邮发代号: 6-17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2-0709
  • 国内刊号:12-138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介绍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本刊栏目设置
论著、研究报告、临床经验、病例报道、中医论坛、专家共识、综述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投稿须知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社征稿要求

  1来稿需附单位推荐信,加盖公章,推荐信应注明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

  2文稿应为作者创作,并为首发稿。作者享有文稿的著作权,文责自负。本刊已加入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并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上网。如作者不同意收录,请申明,否则视为同意收录。

  3本刊收取稿件处理费,对确定录用的文稿酌收发表费。文稿刊登后,酌致稿酬,并赠送档期杂志。对专家约稿、基金项目、省市课题稿件,可适当减免发表费。

  4来稿须一式两份,计算机打印,修改后确定录用者需邮寄电子版。本刊不退还稿件,请自留底稿。

期刊引用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发文量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往期文章
  • 自制中药协定方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及对血清组胺、IL-2、IL-6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本院自制口服中药协定方对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西替利嗪组、协定方组和联合用药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治疗后2周和4周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分和观察.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IL-2和IL-6的表达水平,用酶免疫分析法测定组胺的水平.结果治疗2周和4周后,西替利嗪组和协定方组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和4周后,联合用药组的有效......

    作者:王小勇;袁丞达;应航宇;任金平;曾武城;沈安强 刊期: 2018- 05

  •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1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皮损特点及治疗.方法收集18例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的临床资料,并从发病诱因、皮疹特点、病理、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均为急性起病,明确的用药史;皮疹广泛,有非毛囊性脓疱;组织病理:角质层下和棘层上部可见脓疱,真皮浅层血管周围见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明显.结论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为急性起病,皮损广泛,有特征性的......

    作者:陆维敏 刊期: 2009- 01

  • 点阵激光联合中药龙胆泻肝汤治疗白癜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点阵激光联合中药龙胆泻肝汤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为治疗白癜风提供一种安全快速的新疗法.方法白癜风患者64例完全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点阵激光联合中药龙胆泻肝汤疗法,对照组采用微火针联合中药龙胆泻肝汤疗法,1次/月,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并记录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3个疗程结束后愈显率为83.3%,对照组39.3%.经卡方检验,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作者:刘景卫;戴永江;王鹏;邢红宇;曾慧明 刊期: 2017- 03

  • 中西药结合治疗结节性痒疹58例

    结节性痒疹是一种好发于四肢伸侧、伴有剧痒的慢性炎症性增生性皮肤病,其治疗非常棘手.笔者采用中药痒疹方加抗组胺药内服、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联合治疗结节性痒疹58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汪晓静 刊期: 2006- 02

  • 小汗腺汗孔瘤恶变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53岁,因右大腿伸侧黑色疣状肿物半年,于2016年12月来我科就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右大腿伸侧出现绿豆大小黑色肿物,无明显症状,分别于3个月前,2个月前在当地医院做冷冻治疗,皮损去除.冷冻治疗1个月后,同一部位新生米粒大小黑色结节,逐渐增大为黄豆大小的黑色团状肿物,边界清,形状不规则,呈椭圆形,表面不光滑,无明显症状.边缘区1个大小褐色结节,质硬,无触痛.遂来我科就诊,于我院......

    作者:王月;刘玉萍;白朝 刊期: 2017- 05

  • 六味地黄丸联合伐昔洛韦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效果及T淋巴细胞调控研究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联合伐昔洛韦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GH)复发情况的影响及其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76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8例,治疗组予六味地黄丸联合伐昔洛韦片治疗,对照组单用伐昔洛韦片治疗,2组连续用药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的免疫功能,并比较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T淋巴细胞CD4+和CD4+/CD8+比值升高,CD8+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作者:黄贵义;付兰红;邬松涛;吴相华;林雪峰 刊期: 2014- 03

  • 中药湿敷剂联合丁苯羟酸乳膏外用治疗女阴湿疹56例

    外阴湿疹是女性常见的一种炎症反应性皮肤疾病,常瘙痒剧烈,有易复发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临床中我们应用中药马齿苋合剂湿敷联合丁苯羟酸乳膏外用,治疗女阴湿疹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6例全部为本院皮肤科2006年1月-2010年12月的门诊患者.年龄17~59岁,平均29.5岁.病程1~24个月,平均3.5月.......

    作者:佟彦丽;秦录;任翠莲;张进光;刘启旺 刊期: 2011- 05

  • 外阴巨大型尖锐湿疣继发鳞状细胞癌1例

    1病例资料患者女,73岁,农民,丧偶10余年.因发现外阴菜花状赘生物6个月,未予重视,未予任何特殊处理,后皮损逐渐增大,融合呈团块状,搔抓后出血.否认不洁性交史,患者患“精神病”5年,服用镇静药物,长期卧床.于2016年3月11日我院门诊活检病理报告:(外阴)尖锐湿疣局灶癌变.为进一步手术治疗于2016年3月16日入院,入院查体:患者一般情况尚可,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检查:外阴、尿道外口可见......

    作者:林伟清;王娟;赵庆平;方杰;王宝仁 刊期: 2017- 03

  • 表皮外科术结合90锶贴覆放疗治疗胸前瘢痕疙瘩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表皮外科术结合90锶贴覆放射治疗与单纯90锶贴覆放射治疗前胸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75例门诊患者依照就医先后顺序分成2组,A组38名患者,56处皮损,采用表皮外科术后90锶放射治疗;B组37名患者,50处皮损,单纯采用90锶放射治疗.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4.74%,B组总有效率54.04%,2组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皮外科术结合90锶贴覆放射治疗胸前瘢痕疙瘩较......

    作者:白朝 刊期: 2013- 06

  • 冷冻术后联合免疫调节疗法可减少男性尿道口尖锐湿疣的复发

    我科自2005年7月-2006年6月对部分尿道口尖锐湿疣患者,采用冷冻术后口服香菇菌多糖和连续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观察治疗,发现可以减少部分患者的复发次数,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孙令;王守忠;贺安;李建新 刊期: 2007-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