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别让放大的“育儿焦虑”蔓延了
时间:2023-04-13 15:52:36
在全国多地出台政策“催生”的当下,生育话题备受关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聚焦婚育话题,带来相关的提案、议案,千方百计为减轻养育压力建言献策。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青年一代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普遍认为,教育问题、育儿成本、托育问题、社会对女性的友好程度等,都是当下青年生育路上的拦路虎。代表委员促进生育的建议中,也涉及现金和税收补贴、增建托儿所、提供男女平等的育产假、保障单身女性的生育权等具体措施,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生育的后顾之忧。
养育成本高是共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育儿焦虑也让不少育龄青年望而却步。有人说,没有焦虑过的妈妈就不是好妈妈。的确,从孩子的吃喝拉撒到说话认字,再到培养什么兴趣特长,每一件事都让年轻父母紧张。孩子运动慢了焦虑、说话迟了焦虑、不好好吃饭焦虑、书读得少了也焦虑……不过,这种焦虑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新手爸妈对孩子重视的体现,只要不过度放大就无可厚非。
但“虎爸”“虎妈”的存在以及育儿时的攀比,无形中加重了这种焦虑。在一些妈妈群里,大家除了互相交换宝宝的养育方法,讨论及“晒”得最多的是学区房、各种高端早教、大牌宝宝用品及豪华亲子酒店等。不少父母热衷买买买,认为从小给孩子物质上最大的满足就是对孩子的爱。
网络上分享育儿成本的帖子也不少,标题如出一辙,即各路“专业”人士纷纷算账养个孩子要花销几百万!在一些短视频平台,家长辅导“神兽”被气炸的段子很受欢迎,笑乐背后留言区也是吐槽一片。养育孩子的物质基础及时间、情感的投入似乎被放大了,育儿中的疲惫不堪被放大了,而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美好却被忽视了。一些年轻人认为,养育孩子的门槛很高,需要雄厚的财力做支撑,如果养孩子会让自己的消费降级、自由受限,那么不如不要。认为“与其付出很多养孩子,不如追求个人成长”的声音有不少。
其实,当有了孩子,“大人”也会慢慢长大,这是相互影响的过程。不少人当了父母之后,发觉自己变得更有责任心、更有担当了。一些女性在职场上有了妈妈的角色后,认为自己在工作中的同理心往往更强,人也变得更加包容了。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付出的是辛苦和劳累,但收获的不仅是孩子的健康成长,还有自身的成长。
也有人提出了“极简育儿”法,认为养育孩子是一个不断做减法的过程。他们认为深度参与育儿比为孩子不停花钱更加重要,还制作出各种省钱的极简育儿清单,同时挤出更多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成长。大人不比较、不焦虑、对孩子不过度精细,而是遵循孩子的自然规律,这样或许更有助于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帮孩子找到一条简单快乐的路。
总之,养育孩子是苦乐参半的。很多父母虽然抱怨养孩子苦,却更津津乐道孩子带来的甜。生孩子这件事,外部条件重要,内部驱动力更重要。只有当我们不再把自己当成个宝宝,真正有了家庭的责任感,并从内心憧憬一个新的家庭成员的美好陪伴,才不会把养育孩子当成额外的负担,也更容易正视未来可以预见的付出,以及在辛劳的时候少一些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