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征稿启事

时间:2023-08-16 10:08:07

zgggws.jpg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1985年由卫生部创刊。是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刊物,是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综合性业务期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学术报道与经验交流并重,着重反映我国预防医学领域新动态,新成果、新技术、以及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的经验与技术。读者对象主要是本领域各级业务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作者投稿格式要求

一、文题

1.文题用2号黑体字居中通栏排版。

2.如是基金项目文章,文题末右上角加“﹡”号。


二、作者姓名


1.作者姓名用5号楷体居中排列在文题下方。

2.作者中单姓单名者姓与名之间不留空格,各姓名之间用“,”隔开。作者单位不同时,在作者姓名后的右上角以阿拉伯数字进行标注。

3.作者姓名与中文文题的行间距空5号字1行


三、摘要与关键词

1.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通栏排,两边各缩进2字格。英文摘要排在中文摘要下方,中英文关键词分别排在中英文摘要下方。

2.“摘要(Abstract)”和“关键词(Key Words)”字样后加冒号(:)左顶格排(小5号黑体),转行文字顶格排。四要素名称“目的(Objective)” “方法(Methods)” “结果(Results)” “结论(Conclusion)”文字均为小5号黑体,后空1字格排;其余文字为小5号宋体。多个关键词之间隔以“;”。

3.中文摘要与作者姓名行间距空5号字1行。


四、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排在中文关键词下方、英文文题上方,无须标注英文分类号。“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后加冒号“:”,用小5号黑体排,其余文字均为小5号宋体。


五、英文文题、作者姓名及单位

1.英文文题用4号黑正体左顶格排,文题首字母大写,其余字母均小写。

2.英文摘要中作者姓名在英文文题下另起一行左顶格排,用小5号白正体居中排。作者姓名后在圆括号内用小5号白斜体接排作者单位。英文摘要内容与作者名间无行空。

3.英文文题与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的行间距空5号字1行


六、基金项目

1. 文章首页地脚半栏排“基金项目:”用6号字黑体顶左排,其余文字为6号宋体。用横细线与正文分开。“基金项目:”左上角加“﹡”号。

2.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多项基金应依次列出,其间以“;”隔开,连排,句末不加标点。

例:*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39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03CB515509);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3AA205005);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2AA2Z3343);科技部基础重大专项(2001DEA30035)


七、作者单位

1.文章首页地脚半栏排“作者单位:”用6号字黑体顶左排,其余文字为6号宋体。

2.次列出作者单位名称(到科室)、省市名称、单位邮政编码;单位名称与城市名之间隔以“,”,省份与城市名之间、城市名与邮政编码之间空半字空。作者单位不同时,用阿拉伯数字加点号依次列出所有作者的单位,不同单位之间隔以“;”,句末不加标点。

示例:作者单位:1.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科,江苏 210003;2.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3.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临床检验医学中心


八、作者简介

1.文章首页地脚半栏排“作者简介:”用6号字黑体顶左排,其余文字为6号宋体。

2.各项间隔以“,”,句末加句号。

3.研究方向后在圆括号内注明某作者为本文并列第一作者

示例:作者简介:王莉(1978—),女,辽宁沈阳人,主管医师,硕士,研究方向: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九、通信作者

1. 文章首页地脚半栏排“通讯作者:”用6号字黑体顶左排,其余文字为6号宋体。

2.姓名与E-mail地址间用“,”隔开,多位通讯作者时以“;”间隔,句末不加标点。

示例:通信作者: 王民,E-mail:wangmin@sina.com


十、正文内容

(一).标题

1.各级标题均左顶格排,序号后不加圆点,空1格排文字。标题序号按“1”、“1.1”、“1.1.1”形式。

2.一级标题(“1”形式)单独一行排,用5号黑体,上下行间距各空5号字一行,若文字为2个字,中间空1格。二级标题(“1.1”形式)用5号楷体,后空1字格排正文内容。三级及以上标题均用5号宋体,后空1字格排正文内容。

(二)表格设计

1.版式:表格排在首次出现相关内容的自然段落后,尽量排在同一页码上,

2.表题:表序号排小5号黑体,表文题排小5号宋体,表序号与表文题之间留1字空,不加标点。表序号与表文题居中置于表上方。

3.表式:采用三线表,顶线(粗线)、底线(粗线)和栏目线(细线),如有合计行或表达统计学处理结果的行,则在该行上再加1条分界贯通性横线。在纵栏头中,可根据分层需求加用非贯通性短横线。

4.表身内容排版:表内文字排6号宋体,栏头项目名称如项目、组别、因素等间不留空格。表内横栏头文字左顶格排,以同层次第1个字为准,上下对齐,非每行居中排。横栏头中第2层次文字应缩1格排。表中纵栏同类项目数字应以个位数(或小数点)或以范围号“~”、区间号“±”等符号为准,上下对齐,各行有效位数应相等。“—”(一字线)代表未发现。表内数据小数点后的有效数字应一致;小数点前“0”省略;表内不带括号,人数、%应分为两列。统计学符号一律斜体排印

4.表注:表格注释排于表格底线下缘,排6号宋体,表“注:”前空2字格,注释结束时加句号。注释用的角码符号一律采用单个右上角码的形式,按英文字母小写顺序选用:a,b,c,d……在表中依先纵后横的顺序依次标出。

(三)图片设计

1.版式:图片排于首次提及的相应正文所在自然段落后,即先见文后见图,或根据版面需要移排在相应部位。图片不排在版首或版末。图旁不串文。

2.图题:一律排在图下方居中排列。图序号排小5号黑体,图题排小5号宋体,图序号与图题之间空1字,不加标点。

3.图注:排在图与图题之间,居中排6号宋体。不同组别间隔以“;”,

图“注:”前空2字格,注释结束时加句号。

4.图例:图例一般排印在图内空白处,也可排在图形与图题之间

(四)符号

1.文内统计符号均斜体,如


十一、志谢

1.志谢单独成段,放在文章的最后,不与正文的层次标题连续编码。

2.“志谢”2字用小5号黑体字左顶格排,空1个字,用小5号宋体字排具体文字,回行左顶格排,句末不加标点。


十二、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字样左顶格排,用小5号黑体左顶格排,句末不用“:”,单独成一行;与正文间距空空5号字1行

2.文献序号外加方头括号“[]”,左顶格排,与文献文字空1字格,不加标点。参考文献文字为6号宋体。


论文版式

论 文 题 目*

作者名1,作者名2,作者名3,作者名4

(如果所有作者都属于同一个单位就不用上标)

 

摘要:目的  *********。方法*************。结果 ***************。结论************************************。

关键词: *****;*****;*****

 

Title *************************************************

name1, name2, name3, ea tal. Department

Abstract:Objectiv**************************.Methods****************.

Results ********************.Conclusion*************.

Keywords: *****;*****;*****

 

   前言

***************************************************************************

***************************************************************************

**************************。

1.对象(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材料)     *************************************************。

1.2 调查方法(实验方法) *************************************************。

  *

  *

  *

  *

  *

1.8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的软件,具体使用的统计方法。

 



* 基金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单位:1.******,省份 城市 邮编 ;2.*****;3.********;4.********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历。从事的专业及主要研究方向。


2.结果

2.1 标题         *************************************************。

2.1.1 标题        ************************************************。

2.1.2 标题        ************************************************。  

2.2 标题         *************************************************。

2.3标题(表1)   ************************************************。

 


2.4标题(图1)       **********************************************。


图1   图题

 

3讨 论  ***********************************************************。

 

参考文献

 

[1] 作者名,作者名,作者名,等.题目****************[J].出版者,出版年,卷(期):页码.

[2] 作者名,作者名,作者名,等.题目****************[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