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中国康复杂志征稿启事
时间:2023-08-28 14:47:17
一、投稿要求
本刊已全面采用网上投稿系统在线投稿。
1.1 本刊欢迎以下来稿:医学康复实验研究,临床各类疾病的康复探讨、评定、治疗、经验交流、学习动态、综述、讲座、会讯以及有关康复方面的国内外最新成就、信息等。主要栏目有医学康复,康复护理,康复工程,康复管理,职业康复,社区康复,教育康复,康复教育及专项康复等。
1.2 网站上传稿件后,请同时上传单位介绍信扫描件。我刊介绍信模板在网站首页“作者中心”处下载。
1.3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若取得国家或部、省、市级以上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在投稿时以附件形式上传基金证明文件,并在文稿第一页中注明,如: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532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269)。
1.4 作者在接到本刊回执后满3个月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表明稿件仍在审阅中。作者若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切勿一稿两投。一旦发现一稿两投,将立即退稿,刊出相关:“声明”,并在2年内拒绝以该文第一作者为作者的任何来稿。每篇来稿须付50元稿件处理费。
1.5 本刊对文稿有删节及文字修改权。本刊录用的稿件还会以光盘版和网络版形式出版,凡不愿在光盘版、网络版发表者,请注明,未注明表示同意。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其他形式出版稿酬),并赠第一作者当期杂志2本。
二、文稿要求
2.1 内容:文稿内容应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练、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作者可以论证型、研究报告型、发现型、发明型、计算型、综述型及讲座型等形式书写。字数一般限在6000字内,字符数不超过15000。
2.2 题目:用最简洁、醒目、恰当易读易记词语构成反映论文的特定内容,除公知公用者外,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
2.3 作者:是论文的法定主权人和责任者,第一作者须署上自己的出生年、性别、职称、研究方向。署名人应按对论文工作贡献大小顺序排列,并写出作者工作单位、通信地址、电话及邮政编码等联系方式。
2.4 摘要:论著须附约300~500字的中英文摘要,简述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并写出3~5个中英文关键词。
2.5 前言:介绍文稿背景、相关领域中前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作者意图、技术设计等,力求简洁。
2.6 材料与方法:资料来源、研究范围、方法、时间、观察对象和特性、试验用材料、设备、试剂与药品及计量手段、研究或计算分析所用软件、统计方法、有图(表)的按先后次序编码,并附图(表)题。表均采用三线表。图(表)应清晰规范,不可折损。
2.7 结果:试验结果应实事求是,用语简洁、准确,内容客观、科学、完备,让事实及数据说话,尽量用表、图及照片描述。
2.8 图表:文中表的内容不应和正文重复。线条图要求清晰,对比度好,大小尽量一致,病变部位可用箭头标注,并将图片以TIF格式上传至本刊网站。
2.9 讨论:由实验或观察得到的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研究中有无发现例外或该文尚待解释、解决的问题,与其它发表过的论文有无异同,本论文在理论与实用上的意义、价值以及建议等。
2.10 参考文献:文稿中有关引用资料以近期出版的期刊及著作为主,应用的资料必需是正式发行的出版物,按在文稿中首次出现的顺序编码,并用方括号标注如“曾敏等[1]报道”。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应将作者的前1~3名列出,3名后加等。①著作: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年:起止页码.②期刊:作者.文稿题[J].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英文文献刊名按照标准简称(PubMed)格式表示。每条文献请添加DOI号。
2.11 统计学符号: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x;③标准误用英文大写S;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写出具体检验值,如t、χ2、q值等。数字书写实行三位分节法,如2,431改为2 431,但年份、页数、部队翻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用三位分节法,如8241部队。
2.12 缩略语:在正文中第一次使用时必须先写出中英文全称,然后注出缩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