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征稿启事
时间:2023-08-28 17:21:07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主管,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主办,《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综合性学术期刊(半月刊)。
本刊以各级各类医药卫生人员,包括荣军医院、优抚医院、福利院、精神卫生机构等基层医护人员为读者对象,报道医学各学科基础与临床科研成果、实践经验和理论探讨。本刊设有论著、综述、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医务社工、心理健康、中医药研究、中西医结合、调查研究、健康与康复、医学教育、健康教育、医院管理、护理、病例报告、学术讲座、专家论坛、健康中国等栏目,欢迎广大科学研究工作者、临床医疗工作者和管理者积极投稿。
对来稿的要求:
1.论文:具有科学性、实践性、逻辑性、先进性,要求资料可靠,数据准确,论点鲜明,条理清晰,文字精炼。一般论文以不计空格8000字符以上为宜。有基金资助的课题,请在文中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
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研究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
3.作者:作者单位名称、省市、邮编及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多位作者不属于同一单位时,在作者姓名右上角依序加“1”“2”,同时在对应单位名称前加“1”“2”。一旦投稿,作者姓名不予更换。随文附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包括作者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职称、研究方向、电话及E-mail。
4.论文摘要:所有论文均需有中英文摘要。
论文摘要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Conclusions)4部分(综述、管理类论文摘要格式除外)。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作者”等主语。英文摘要尚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每个字母均大写,名字首字母大写)、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与中文部分相对应。
5.关键词:中文、英文摘要之后另行列出针对该论文所研究重点内容的关键词5~8个。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英文关键词(或词组)的第一个字母应大写。
6.正文层次:正文层次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1”“1.2”“1.2.1”等,文内接排序号可用(1)、(2)、(3)等。
7.图表:论文中的图/表顺序连续编码,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资料置于图(表)下方注释。采用三横线表。照片图要求分辨率高,图片清晰可识别。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
8.数字: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3位数字时,每3位数字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例如1,329.476,5应写成“1 329.476 5”。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
9.缩略语:文题一般不使用缩略语,正文内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公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
10.参考文献:只限作者参考的最主要文献,以公开文献为限,以近3~5年为主,一般10条左右,综述在30条左右。依引用先后顺序排列于文末。应避免在摘要中引用参考文献。每条参考文献均需著录起止页。
11.其他
(1)凡投稿后收到本刊回执1 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可自行处理。请自留电子文档。
(2)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提修改意见逾2个月未回信者,视作自动撤稿。
(3)每篇投稿均收审稿费。稿件确认刊载后需按通知数额支付版面费。
(4)来稿一经录用,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著作权许可使用协议》,签署即同意本刊许可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邮、超星等复制、发行、汇编、信息网络传播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