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征稿启事

时间:2023-08-31 10:36:25

 1.jpg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为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内容涉及各有关学科疾病所致的全身/局限性感染、炎症反应与组织修复的发病机制、诊断技术和临床防治经验。主要读者对象为各学科、各专业从事感染、炎症、修复方面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

1  刊登栏目

 本刊设置了“专论”“述评”“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方法介绍”“病例讨论”“综述”“讲座”“消息”“读者·作者·编者”“书讯”等栏目。

2  投稿要求

2.1 稿件内容  本刊主要刊登西医相关研究内容的文章,中医有关中医中药、针灸与机体感染、炎症反应和组织修复的相关机制的基础研究文章可以录用,但中医中药与针灸的经验性治疗内容的文章不在我刊刊用范围。

2.2 一般要求   来稿需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文字精炼,层次清楚,重点突出,符合我刊编排规范。论著、讲座稿件全文一般不超过10000字,参考文献20条左右;综述全文一般为6000~10000字,参考文献40条左右,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等不超过4000字。参考文献以近5年发表的文献为主。中文文题不要使用英文缩略语。论著类文章请附中英文摘要。

2.3 作者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顺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再作改动。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对该文负责的关键人物;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应列入“志谢“部分。每篇论文的作者最好不超过6位(不包括多个单位的合作研究)。

2.4 摘要

2.4.1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600字,必须分为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s)4部分。论著类文章一般标引3~5个规范化的关键词。请尽量采用最新版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

2.4.2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一一对应,置于中文摘要和关键词之后,内容包括文题、全部作者的汉语拼音姓名)、全部作者所在科室及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在标注作者的汉语拼音姓名时,姓在前,名在后,姓名首字母大写,复姓和双名不加连字符,如:Ouyang Yiming(欧阳一明)。注明通讯作者的汉语拼音姓名和E-mail。

2.5医学名词 以1989年及其以后的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文医学词汇》为准。度量衡按中国国际单位制推行委员会颁发的计量单位名称与符号方案(试行)。中药剂量统一用公制,并以单位符号表示。所有单位符号均用正体,不用斜线,如mg/kg/d改为mg•kg-1•d-1,物质量的浓度表示为mol/L或mmol/L,不使用dl、ml、mm3等。中药剂量单位,1钱以3 g计,1两以30 g计。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如:样本的平均数用英文小写斜体x表示,标准差用英文小写斜体s表示,标准误用英文斜体Sx表示,t检验用英文小写“t”表示,F检验用英文大写斜体“F”表示,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表示,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斜体“r”表示,概率用英文大写斜体“P”表示。

2.8 统计学方法  请给出对文中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的统计学软件,注明使用的统计学方法。

2.9 图表   图表务求少而精。对于相同数据,不应和正文重复,图与表也不能重复。表格按“三线表”设计,不出现竖线,省去横分隔线。全图外廓以矩形为宜,高宽比例为5:7。横、纵坐标均以“0”为起始点,线图纵坐标上的刻度线要与图中的数据线上的数据点在同一垂直线上。对照片类型的图片应清晰,要求反差鲜明,注明图号、图题、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

2.10 参考文献  请以作者亲自阅读的公开发表的文献为准,论著的参考文献一般不超过20条,综述不超过40条。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注码请以方括号准确地标在有关内容的右上角。内部刊物及资料请勿作参考文献引用。要求项目齐全,标点使用正确。注明文献标识符。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举例如下:

 【期刊】[序号] 作者姓名(不超过3人全部写出,超过者只写前3名,后加“等.”或“et al.”).文题[文献标识符]. 期刊名(外文期刊可用标准缩写,不加缩写点),年,卷(期号):起页-迄页

[1] 姚咏明,赵晓东,于燕,等. 内毒素休克大鼠组织生物喋呤及其合成限速酶基因表达的改变     [J].中华外科杂志,1999,37:267-270

[2] Boros M, Takaichi S, Hatanaka K. Ischemic time dependent microvascular       changes and reperfusion injury in the rat small intestine[J]. J Surg Res,     1995, 59(2): 311-320

【专著】 [序号] 作者姓名,书名[文献标识符].版次(第1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迄页或序号 作者姓名. 文题. 见:主编.书名.版次.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迄页

  [1] 付小兵,王德文.创伤修复基础[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127-166

  2 Weinstein L, Stitt JT, Mosse DL, et al. Host response to infection[M]. In:Sodeman WA, Weinstein J, Kuang DL, eds. Sodeman’s pathophysiology, mechanisms of disease. 6th ed. Philadelphia: Saunders,1979.545-561

3 注意事项

3.1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省、部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右下方,如“基金项目:xxxx基金资助(基金编号xxxx)”,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

3.2 如需标注通讯作者,请将通讯作者的姓名、职称、主要学术职务及E-mail联系方式脚注于文题页右下方、“基金项目”之后。

3.3 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文责由作者自负。本刊可对稿件行文字修改、删节;凡涉及      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文稿的著作权,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外,属于作        者。

3.4 来稿请附单位正式介绍信,稿件的保密审查由作者单位负责。请作者在稿件上注明联系电      话及电子邮箱。编辑部收到稿件后立即编号,稿件编号及处理情况可在本平台上查看。      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来稿在收到本刊回执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      知者,系仍在审阅中。请自留底稿。不予刊用的稿件本刊将发送退稿通知。经审核初步      拟定刊用的稿件按退修意见整理后,我们会通过E-mail联系作者校对和修改,请作者投      稿后关注本平台信息和E-mail邮件。

3.5 投稿时请附投稿介绍信扫描件。特殊文种、上下角标符号、斜体字等请标注准确。

3.6 编辑部将对来稿进行重复性检测,凡重复率〉20%的稿件不能刊用。

3.7 请确认来稿无一稿两投,如发现此种情况,我刊5年内将拒绝发表该作者的文章。

根据国家对期刊质量管理要求,加强学术不端风险防范,完善学术不端体系建设标准查漏补缺工作,建议各位作者在投稿前通过本站官网进行论文查重检测。中国知网不针对个人提供检测渠道,只有万方公司对个人用户提供检测服务,作者在外部渠道查重易造成论文与成果泄漏,来稿作者可自愿使用本站万方检测系统预查重检测。检测链接地址:http://gryx.wanfangtec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