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征稿启事

时间:2023-08-31 10:46:37

1.jpg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乳腺病学专业学术电子期刊。本刊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是一种载体形式与纸媒体互补的多媒体光盘期刊(DVD-ROM),具有图文声像并茂、互动性强、信息内容大等优点。每期包括导读本一册和光盘一张。导读本为A4开本,共64页,用高级哑粉纸精美印刷,具有传统纸版杂志的全部内容和功能,同时作为光盘的导读本,帮助读者了解光盘中的内容。光盘除以电子资料的形式辑录导读本的全部内容外,还发表讲座、手术演示、现场录像等各种多媒体声像资料。
  本刊以从事乳腺疾病相关专业的医务和科研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乳腺疾病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临床诊断治疗技术和经验,介绍国内外乳腺病领域最新的发展趋势。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实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乳腺病学临床和科研工作的重要进展,促进国内外乳腺病学学术交流。本刊对所有来稿均采用同行审稿的方式进行公平、公正地审定。
1  主要栏目
本刊主要栏目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病例讨论、经验交流、综述、讲座、会议纪要、医学快讯、国外医学报道等。本刊特色栏目为视频专题演讲、专家视频讲座、手术录像演示、新的实验方法或技术讲座和录像演示、国际最新学术会议介绍等。
2  投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2.1 来稿请附作者单位推荐信,应包括单位对稿件的评审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 署名无争议等项。
2.2 来稿要求通过《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主页投稿系统发送,视频作品通过邮局投送。
2.3 来稿首页请标明以下内容:题名,每位作者的姓名及工作单位,负责与编辑部联系的通信作者的姓名及其详细通讯地址、电话、传真和电子信箱。
2.4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果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471671)”,并附基金资助证书复印件。
2.5 本刊对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速通道”,在最短时间内发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 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创新性的书面说明和查新报告。
2.6 作者在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收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该稿仍在审阅中。作者若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切勿一稿两投,一旦发现一稿两投,将立即退稿;而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刊登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2年内拒绝该作者为第一作者的任何来稿。请自留底稿,不采用的稿件一般不寄还,但要求退还原始照片、视频、动画资料者可在来稿时声明。
2.7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根据《著作权法》,结合本刊具体情况,编辑部可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凡涉及原意的重大修改,需征求作者意见。修改稿逾期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修改稿首页务请注明稿件编号。
2.8 来稿一经接受刊登,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使用授权书,专有使用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中华医学会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网络版)和纸版等其他方式接受刊登的论文,未经中华医学会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