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征稿启事
时间:2023-09-06 11:05:57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投稿须知
1 本刊为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刊物,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学、药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栏目设有论著、研究快报、临床研究、综述等。
2文稿的著作权,除《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另有规定者外,属于作者。文责由作者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对原意的修改将征得作者同意。署名作者以不超过6人为宜,顺序由作者自定。文章一旦投稿,作者人数和署名顺序一般不能再变动;文章接收前,如果需要修改作者署名,需要说明增减作者和变更作者署名的原因,并且所有作者均需要签名同意,并由投稿单位盖公章认定;文章接收以后,一律不得增减作者和变更作者署名顺序。作者投稿时应注明通讯地址、单位名称(包括科室)、邮政编码、手机号码和电子信箱,以便联系。本刊不承担由于作者原因产生的著作权纠纷的任何连带责任。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知网等全文数据库系统。凡被录用的稿件,将纳入上述系统,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
3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3.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创新性,务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字准确、文字精练、图表清晰、书写工整,引用资料请给出文献,内容应注意保守国家机密。论著、临床研究不应少于5 000字,综述不少于6 000字。
3.2作者务必在线投稿,本刊不受理纸质稿件和邮箱投稿。修稿后请打印修改稿的纸型稿件,连同修稿意见单和原稿一并顺丰快递寄回编辑部,同时需将修改后文稿的电子版上传到网站。简化字以国务院1986年10月重新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为准;标点符号以1989年3月10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为准;数字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单位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书写;计量单位执行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3.3论文的中文题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目一般以不超过10个实词为宜。每篇文章均需列出3~5个关键词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所载规范的中图分类号,写在正文之前。论著文章应附350字以内的中、英文摘要和3~5个中英文关键词,列于正文之前。中、英文摘要均采用结构式摘要。英文摘要的文题、作者姓名和工作单位、关键词应与中文一致。关键词要选用《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或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中文医学主题词表》上符合该文稿主题内容的词组。特殊情况下,查不到主题词组时,可用少量“自由词”。
3.4本刊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左顶格书写。文内标题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3级;每级须有标题,标题力求简短,尽量不用标点符号。
3.5文内图表要少而精,须标注序号、图题或表题(单图或表标为图1或表1)。线条图应线条清晰、粗细均匀、比例恰当。照片图应层次分明、反差适度 (要求JPG或JPEG格式)。表格采用三线表,表内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同一项目保留小数的位数应一致,上下行位数应对齐,表内数据必须与正文相符。凡有英文摘要的论著,其图、表题目用中英文对照,表格内的各项标目用英文书写,各项标目英文词过繁时,可采用缩写,表底加缩写的注释;图注亦用中英文对照。
3.6参考文献应以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3年内公开发表(出版)的书刊为限,论著、临床研究一般不少于15条,综述不少于20条,勿引用内部资料以及二次文献。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在文内按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在引用词和段落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记;参考文献附于文末,其排列顺序应与文内引用次序一致,顺序号亦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记;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 、“et al” 、“他”。著录项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7714-2005)为准。
3.7医学名词术语应以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为准,亦可参照《英汉医学词汇》和《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文稿中无论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和正文第一次出现时需附中、英文原词。
4作者投稿请自留备份。严禁一稿两投或多投,一旦发现本刊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来稿采用与否均由本刊编辑委员会审定,来稿若有重要创新意义或者国内、国际首报者请予说明并提供相关证据。凡是收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收到稿件处理通知者,请向编辑部查询。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修改稿逾3个月内不修回者按退稿处理。对于通过审稿和定稿的的国家级基金项目论文(限获得基金3年内投稿者),本刊将优先发表。
5伦理学要求。以人为研究对象时,需要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并经作者所在单位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时在文章中加以说明。
6文稿发表后即向当期每篇文章作者邮寄杂志3册,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文稿可根据作者要求适当多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