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安徽医专学报杂志征稿启事
时间:2023-09-06 15:01:32
投稿须知
1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本刊主要刊登与医学相关的哲学、社会学、文化学、语言学、民俗学、历史学、心理学、经济学、决策学、法学、教育学、伦理学等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2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来稿要求观点鲜明、材料翔实、论证得力,具有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全文一般4000字左右为宜。尤其欢迎篇幅简短的论文。
3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题名不超过20字,每篇稿件须有不超过200字的摘要,客观陈述全文的中心内容,不进行评论。摘要中避免出现“本文”、“作者”等字样。
4 正文中的文献号码,请写于引用处的右上角,用方括号。引用文献一般不超过20篇。引文必须准确,与原始书刊资料核对无讹误。其著录格式如下:
(1) 专著:编号 作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
(2) 连续出版物:编号 作者.题名.刊名(外文刊名可缩写,缩写后的首字母大写),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始页码.
(3) 论文集:编号 作者.题名.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
5 来稿研究内容如属各级基金资助项目,须在首页脚注标明其名称,并注明编号。
6来稿请写明详细通讯地址及联系电话,并附作者简介,内容如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学位、职称和高学术职务及研究方向。
7 来稿政治、学术等内容文责自负。编辑部对来稿有修改权,如不愿被修改者,请在来稿时说明。
8 来稿及修回稿均请自留底稿,以便联系。编辑部收稿后即编号送专家审阅,并尽快将稿件处理结果通知作者。若6个月内未收到拟用通知,稿件即可另行处理。本部一般不退还原稿。
9. 来稿刊用后,国内特优秀稿件酌致稿酬,国外另定。
10..本页投稿非官方投稿,为第三方辅助投稿,请须知。
征稿主题
1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本刊主要刊登与医学相关的哲学、社会学、文化学、语言学、民俗学、历史学、心理学、经济学、决策学、法学、教育学、伦理学等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版权声明
本刊发表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归编辑部所有。未经编辑部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目的、 任何形式或手段复制、翻印和传播,本刊保留一切法律追究的权利。本刊已许可多个数据库以数字化方式复制、 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编辑部上述声明。 文责由作者自负,编辑权归本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