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征稿启事
时间:2023-09-06 16:15:25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是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青岛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是以基础理论与应用相结合,以提高为主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本刊坚持“二为”和“双百”办刊方针,立足高校,面向社会,努力宣传党和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和科技法规,公布新的医学科技成果,传播医学科技信息,交流医学学术思想,以促进医学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卫生健康事业服务。本刊主要任务是刊登反映卫生健康医疗机构科研、医疗、教学的新成果、新技术。本刊设有专题研究(不定期)、论著、经验介绍、教学研究、综述和讲座等栏目。
一、来稿要求
(一)所有来稿均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请勿一稿多投。投稿前必须登录“中国知网”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进行检测,重复率不超过10%,力争无重复。
(二)来稿时须注明第一作者的性别、年龄、职称及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第一作者及其单位对稿件的真实性、保密性负责。若该研究工作已获得课题基金资助或获得奖励,请注明课题(奖励)名称及编号;若文稿已在学术会议上宣读,请注明会议名称及时间。
(三)论著一般不超过5000字;技术和方法、病例报告、经验介绍限3 000字以内;短篇报道限1000字以内。
(四)本刊已经加入开放科学计划(OSID)请创建并在文中添加OSID码。
(五)本刊采用网上投稿系统,作者登陆我刊网站后,按系统要求逐步进行。为便于编辑修改,来稿请用Word文档格式。
二、稿件内容撰写规范(具体按照本刊来来稿模版要求撰写)
(一)篇名(中文,英文) 以不超过20字为宜。署名(中文,英文)作者须提供真实姓名。中国作者英文姓名用汉语拼音标注,姓与名空格,姓全部字母大写,名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注意分音符的使用。示例:ZHANG aixin(张爱新),LIU jin’gang(刘金刚)。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
(二)作者单位(中文,英文) 加圆括号置于署名下方。包括单位全称、省、市、邮编4项,境外作者须提供准确无误的邮政地址。
(三)作者简介 排在篇首页左地脚位置。置于收稿日期项之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学位、研究方向6项。
(四)摘要(ABSTRACT) 采用结构式,即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一般不超过250字,中英文须对应。
(五)关键词(KEY WORDS) 以3~8个为宜,词间用";"隔开,中英文须对应。
(六)基金项目 应按国家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并在圆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置于篇首页左地脚收稿日期项之下。示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170045)。
(七)注释 系对文章篇名、作者、文中特定内容的必要解释或说明。用阿拉伯数字圈码编序,相应注释内容可列在当页地脚。
(八)正文 正文中文内标题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为3级,各层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码分级,如1,1.1,1.1.1,……。首次出现的简称(缩略语)应先写出全称(中、外文全名)然后才能直接运用。方法部分凡已有文献记载的,直接引用文献即可;若对文献记载的方法进行改进或有创新应详细写明。
(九)图(照片)和表 以先见文字后见图、表为原则,图、表也可集中附于文后。照片要注明染色方法及放大倍数。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
(十)参考文献 文献序号标在引用处文字末、句号前,加[]标于右上角。内部资料、个人通讯、报纸及未公开发表的文章不能作为参考引文。序号以在文中首次出现先后为序。
引用型文献的格式请严格执行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国家标准。
三、录用与回修
编辑部收到稿件后,凡符合规定的即编号登记并送相关专家评审。来稿是否刊用,作者可登陆本刊网站查询。若稿件寄出3个月后编辑部未与作者联系,作者可另投他刊。编辑部对来稿有删改权,来稿退回修改时,作者应针对审稿意见逐条修改或作相应说明,修回稿应在规定日期内全部发返回编辑部。稿件若超过2个月未修回者,编辑部将作为自动退稿处理。作者如要求刊登则作为重新投稿处理。编辑部对决定刊用的稿件将收取一定发表费,文稿刊出后赠送样刊1本,并酌致稿酬。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已加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龙源期刊网”、“博看网”、“中教数据库”等,凡在本刊刊发表的稿件,均视为作者同意收入上述数据库(如有增减不再另行通知)。若作者不同意时,请在来稿时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