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教研课题选题的7种来源及策略
时间:2024-06-12 10:58:38
在撰写教研课题申报书时,课题的选题无疑是研究工作的起点,它不仅指引着研究的方向,还关乎着最终成果的价值与影响力。选题的过程,既是对问题的发现、分析与解决,更是对现有知识的深度反思与创新尝试。本文将深入剖析课题选题的来源,同时分享如何巧妙地规避常见的选题误区,以确保课题研究的质量与价值。
一、课题选题的误区
在课题选择时,我们常常被一种惯性思维所束缚,认为选题越时髦、越热门、涉及的范围越大越好。然而,这样的误区往往让我们忽视了真正有价值的研究方向。实际上,“草根式”的小课题研究,即在看似平凡的教育现象中寻求深度和创新,往往能够揭示出更加贴近实际、更具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
二、课题选题的七大来源
1、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惑,这些问题正是课题选题的宝贵来源。例如,发现学生在某个知识点上存在普遍的理解困难,就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深入研究。
2、理论学习的启示:理论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往往能够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比如,学习教育心理学理论后,可以思考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以提升教学效果。
3、学生反馈的线索: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的反馈可以为课题选题提供直接的线索。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以及学习成果,从中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
4、交流互动中的启发:教师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是获取新观点和启发思考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教研活动、研讨会等,可以了解到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和遇到的问题,从而激发新的研究思路。
5、教学经验的提炼:每位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对自己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反思,可以发现教学中的亮点和成功之处,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经验和反思都可以转化为具体的研究课题。
6、借鉴已有研究的总结: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提炼,可以发现新的研究问题和方向。教师可以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索这些成果在不同条件下的应用效果。
7、创新实践中的探索:创新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技术或理念,这些创新实践往往能够带来新的研究课题。教师应鼓励自己进行创新尝试,并从中发现和提炼出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三、课题选题的策略
识别问题的价值和紧迫性:在选题时,首先要评估问题的价值和紧迫性。选择那些对当前教育实践具有重要影响、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能够确保课题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深入分析问题的表现和原因:在确定研究问题后,要深入分析问题的具体表现和根本原因。这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问题的实质,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清晰的方向。
广泛查阅资料和学习借鉴:在明确了研究问题后,应广泛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学习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这不仅可以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论的支持,还可以避免重复研究。
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在查阅资料和学习借鉴的基础上,要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持续关注和追踪问题:在选题过程中应持续关注和追踪选定的问题。这有助于及时发现新的研究问题和方向,确保课题的时效性和前瞻性。
将问题转化为具体课题:在完成了上述步骤后,要将问题转化为具体的研究课题。明确研究目标、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预期成果,确保课题的表述清晰、具体。
评估课题的可行性:最后要评估课题的可行性,包括时间、资源、技术等方面的限制。确保课题既具有挑战性又能够在现实条件下完成。
课题选题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具备敏锐的问题意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创新的研究能力。通过深入剖析课题选题的来源和策略,教师可以更加明确研究的方向和目标,从而开展更具价值和意义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