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评审政策有哪些具体内容,你知道吗?

时间:2024-11-14 16:10:38

评审政策的具体内容根据不同类型的评审而有所差异。以下是对医院评审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政策的具体内容的归纳:

一、医院评审政策的具体内容

医院评审政策主要由权威机构对医院进行评估和审核,以确保医院满足一定的质量和安全标准。具体内容包括:

 

评审标准:

 

医院组织管理:评估医院的组织架构、管理制度、人员配置等。

医疗护理质量:评价医院的医疗护理流程、患者满意度、医疗纠纷处理等。

药品管理:考察医院的药品采购、储存、使用等环节是否符合规定。

设备管理:评估医院的医疗设备是否先进、完好,以及是否得到妥善维护。

 

评审流程:

 

医院提出申请:医院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评审申请。

材料审核:评审机构对医院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包括自评报告、相关证明材料等。

现场评审:评审专家委员会对医院进行现场评审,包括实地考察、访谈患者和员工等。

结果评定:根据现场评审情况,评审专家委员会形成评审结果和意见,并反馈给医院和卫生行政部门。

 

评审周期:

 

一般每3-5年进行一次评审。

评审周期开始前一年,由医院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评审意义:

 

提高医院内部管理水平,推动医院持续改进。

提升医院知名度和竞争力,吸引更多患者。

推动医疗机构改革,加强行业自律。

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政策的具体内容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政策旨在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更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具体内容包括:

 

评审标准:

 

政治品德和职业道德:要求医务人员具有良好的政治品德和职业道德,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

科研诚信: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对科研不端行为零容忍。

实践能力:强调临床实践和疾病预防控制等业务工作的数量和质量,通过量化评价反映医生的执业能力和水平。

 

评审机制:

 

中、初级职称:继续实行以考代评的方式,通过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获得职称资格。

副高级职称:采取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正高级职称:可采取评审或答辩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鼓励基层服务:

 

对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论文、科研和职称外语不作要求,重点评价其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为长期在基层服务的人员提供职称评审的优惠政策。

 

特殊岗位人员优惠:

 

全科医生、援藏援疆援青及援外医疗队员、新冠疫情防控一线人员以及乡村振兴人才等在申报高级职称时,可以享受免除科研论文和课题要求的优惠措施。

 

提升信息化水平:

鼓励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职称申报、评审等工作,提高评审工作的效率和透明度。

 

下放评审权限:

 

部分具备条件的三级医院和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试点开展高级职称自主评审。

 

加强全过程监督:

 

完善评审专家遴选机制,加强评审专家库建设。

实行职称评审回避制度,确保评审工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此外,不同地区和不同医院还可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评审标准和流程,以确保评审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因此,在参与评审时,建议医务人员详细了解当地的评审政策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