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医生职称之困:事业单位职数设置难题待解

时间:2024-12-05 17:49:12

在事业单位中,医生的职称职数设置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它不仅关乎个人的职业发展,还直接影响到医院的人才结构和医疗服务质量。本文将详细解析事业单位医生职称职数的设置原则、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挑战。

职称职数的设定与现状

事业单位医生的职称职数通常由人社局和编办根据单位的专技岗人数和单位级别来设定。这些职数包括初级职称(如医士、医师等)、中级职称(如主治医师)和高级职称(如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不同级别的职称职数有明确的比例控制,以确保各单位人才结构的合理性。

1.设定原则

单位级别影响职数比例:单位的行政级别越高,高级职称职数的比例越大。例如,省级医院相比县级医院拥有更多的高级职称职数。

岗位结构比例控制: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高级职称1份、中级职称3份、初级职称6份。具体到各级岗位,如正高职称1至4级,副高职称5至7级等,均有相应的比例规定。

2.当前问题

职数饱和:很多医院的职称职数已经满员,新的医生即使取得更高职称也无法得到聘用,导致职业发展受限。

基层单位困境:在县级及以下单位,由于高级职称职数较少,评聘副高级及以上职称非常困难。

缺乏自主权:医院缺乏自主设置岗位的权利,必须按照人社局的规定执行。

解决职数饱和的策略

针对职称职数饱和的问题,有几种常见的解决策略:

1.逐级聘用:医生需要按照职称级别逐级晋升,不能跨级聘。例如,取得副高职称后需要先聘到专技7级,干满一定年限后才能晋升到专技6级。

2.等待空缺:当占用职数的人员退休或者调离时,会腾出岗位空缺,从而有机会进行聘用。

3.转岗管理:部分医生可以选择转为管理岗位,通过职级并行的方式继续职业发展。

4.内部调整:单位可以通过内部岗位设置的优化,提高现有职数的利用效率。例如,增加急需紧缺岗位的职数,减少普通岗位的职数。

5.政策倾斜:对于重点领域和急需紧缺的专业人才,可以通过政策倾斜增加职数。例如,重大科研项目、特殊医疗领域的人才等。

提高职数设置灵活性的建议

为了进一步提高职数设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下几点建议值得参考:

1.动态调整机制:建议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医院实际需求和人才结构变化,适时调整各级别职称职数。例如,对于业务量增加较快的科室,可以适当增加高级职称职数。

2.自主权下放:逐步下放职称评审和岗位设置的自主权给医院,允许医院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决定职称职数。这有助于提高医院管理的灵活性和效率。

3.专项支持政策:对特定领域和急需紧缺专业的人才,提供专项支持政策。例如,设立专门的职称评审绿色通道,优先保障这些领域的职称职数。

4.区域差异化管理: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卫生事业需求,实行区域差异化管理。例如,经济发达地区可以适当增加高级职称职数,以满足高水平医疗服务的需求。

5.鼓励流动:鼓励医生在不同单位之间合理流动,通过调配职数资源来解决部分地区和单位职数不足的问题。例如,支持医生到基层单位服务一定年限后返回原单位,并给予相应的职称晋升优惠政策。

事业单位医生的职称职数设置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问题。通过合理的政策调整和管理优化,可以有效缓解职数饱和带来的压力,促进医疗人才的发展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希望本文能为广大医生和医院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