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2024年必看:ADC、双抗与CAR-T药物大盘点!

时间:2024-12-26 10:56:54

2024年,在癌症治疗领域,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双特异性抗体(双抗)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三类新型药物的上市,标志着肿瘤治疗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些药物以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显著的疗效,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医药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来看ADC药物,这是一类将具有细胞毒性的小分子药物通过连接子与单克隆抗体偶联而成的药物。2024年,国内ADC药物市场迎来了四款新药的首次上市。科伦博泰的芦康沙妥珠单抗针对TROP2阳性的多种实体瘤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华东医药引进的Elahere则是一款FRα ADC,对卵巢癌等妇科肿瘤有着不错的治疗效果;Seagen/安斯泰来研发的Padcev作为Nectin-4 ADC,在膀胱癌治疗中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瓴路药业引进的Zynlonta则是CD19 ADC,主要用于治疗淋巴瘤等血液系统肿瘤。这四款ADC新药的上市,极大地丰富了国内ADC药物市场的产品线,也为医生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双抗领域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24年,两款双抗新药塔拉妥单抗(Tarlatamab)和依沃西单抗(Ivonescimab)相继上市。塔拉妥单抗是一款针对EGFR和cMET的双抗,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而依沃西单抗则是一款靶向CD3和BCMA的双抗,主要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这两款药物的成功上市,不仅体现了双抗技术在抗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也展示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巨大潜力。

CAR-T细胞疗法作为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一颗新星,在2024年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全球范围内已有12款CAR-T细胞疗法获得监管批准,这些疗法在针对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血液病的治疗中展现出了不俗的疗效。特别是中国医生在CAR-T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取得的突破,更是入选了《自然》十大人物,这标志着中国医学科研的新高度。

尽管这些新型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但它们的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仍然是需要关注的重点。例如,ADC药物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肝毒性或神经毒性;双抗和CAR-T细胞疗法则可能引发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医生需要权衡利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高昂的价格也是限制这些新型药物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研发成本高、生产难度大等原因,这些药物的价格普遍较高,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因此,降低药物成本、提高药物可及性将是未来医药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相信会有更多新型药物问世并应用于临床实践。同时,我们也期待这些药物能够更好地解决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在这个过程中,医生、患者、医药企业和政府部门都需要共同努力,推动医药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