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降糖新突破!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革新

时间:2024-12-27 10:40:57

在医疗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创新药物的开发已成为提升患者治疗体验和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糖尿病这一慢性疾病的管理上,新药的研发不仅关注疗效的提升,更着眼于患者的便利性和舒适度。大道至简不凡,通过创新降糖药物的成就,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理念。

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商品名:孚来美)的问世,是我国首个自主创新的长效降糖类药物。它的研发并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在艾塞那太基础上进行了聚乙二醇化修饰,改变了一些药物性质,延长了药物半衰期。这意味着糖尿病患者无需每天注射,仅需一周一次的皮下给药即可平稳有效降低血糖水平。这种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减轻了他们的负担。

在联合治疗的理念下,科学家们进一步研发出了创新降糖制剂。德谷胰岛素与利拉鲁肽的结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通过独特的配方和特殊工艺,这两种成分能够在含有苯酚和锌离子的制剂中保持稳定和共存,互不干扰。德谷胰岛素为稳定、可溶的双六聚体,利拉鲁肽为可溶性七聚体,两单体分别与胰岛素受体和GLP-1受体结合,各自独立发挥其对应的降糖、减轻体重等多重作用。这种一针多靶的治疗方法,实现了治疗效果的优化,为临床带来了更多的获益。

“以患者为中心”并非一句空话。在实际操作中,医生需要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要求医生不仅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理解患者的需求和担忧。例如,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对诊疗结果影响巨大。如果患者被动接受医疗服务或盲目附和医生,往往会降低治疗效果。因此,医护人员需要调动病人的积极性,以提升治疗效果。

中国科学家团队在干细胞治疗1型糖尿病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不仅为数百万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整个再生医学领域开辟了新的前景。这项研究展示了干细胞技术在治疗复杂慢性疾病方面的巨大潜力。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将有更多治疗选择,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治疗的新进展不仅限于药物本身。智能化管理设备的涌现,如连续血糖监测系统和胰岛素泵,也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治疗体验。这些设备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风险。治疗应综合考虑效果、安全性与经济性,制定个体化方案。

创新降糖药物的开发和应用,不仅体现了医学科技的进步,更彰显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理念。这些成就不仅提高了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还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人性化、便捷的治疗选择。在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将会有更多创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问世,为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