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揭秘:医生副高评审的三字魔咒!

时间:2025-04-01 17:48:02

在当今的医疗行业,医生的职称评审是每一位从医者职业发展的关键节点。而在众多职称中,副高职称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然而,很多医生在晋升副高职称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难以逾越的障碍,有人戏称这些障碍为“三字魔咒”。那么,这所谓的“三字魔咒”究竟是什么呢?

“论文难”,这是副高职称评审中的头号难题。对于很多临床医生来说,他们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临床实践上,科研论文写作并非他们的强项。然而,在当前的评审体系中,论文发表却是不可或缺的硬性指标。要写出高质量的科研论文,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而且,高水平期刊对论文的要求极为严格,从创新性、科学性到语言表达,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有失。许多医生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还要抽出时间来撰写论文,往往是力不从心,这使得论文发表成为他们晋升副高职称的一大拦路虎。

“科研缺”也是一个突出问题。部分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科研条件相对有限。缺乏先进的科研设备、充足的科研经费以及专业的科研指导人员,医生们开展科研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没有良好的科研资源支持,要想取得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谈何容易?即便有些医生有着很好的科研想法,也可能因为硬件设施的不足而无法付诸实践。同时,科研团队的建设也至关重要。一个优秀的科研团队能够汇聚各方智慧,相互协作,共同攻克科研难题。但在实际情况中,很多医院难以组建起这样一支高效的科研团队,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医生们的科研成果产出。

“名额限”同样困扰着众多医生。副高职称的评审名额往往是有限的,这就导致了激烈的竞争。在很多地区或单位,符合晋升条件的医生数量众多,而最终获得晋升机会的只是少数。这种僧多粥少的局面使得医生们不得不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为了争夺有限的名额,医生们在满足基本评审条件的基础上,还需要在各个方面表现得更加突出,比如在医疗成果、社会贡献等方面展现出自己的优势。这种竞争在一定程度上虽然能够激励医生们不断提升自己,但也给一些有能力、有潜力的医生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压力和晋升困难。

面对这“三字魔咒”,医生们该如何应对呢?其实,医生们可以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注重积累,将临床实践中的问题转化为科研项目,这样既能提高临床技能,又能为科研论文写作提供素材。医院也应该加大对科研资源的投入,改善科研条件,为医生们创造更好的科研环境。同时,相关部门可以适当增加副高职称的评审名额,或者优化评审机制,让更多优秀的医生有机会晋升。

医生副高职称评审中的“三字魔咒”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它关系到广大医生的职业发展,也影响着医疗行业的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只有医生、医院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打破这一“魔咒”,让更多优秀的医生能够顺利晋升副高职称,为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