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新政!执业药师本科门槛揭秘

时间:2025-04-11 10:27:57

清晨六点,张海平像往常一样走进药店,习惯性摸了摸白大褂左胸口的药师徽章。玻璃柜台下压着一张泛黄的专科毕业证书,这是他十年前踏入行业的凭证。昨天药监局发布的新规,让这位处理过上千张处方的老药师,第一次对着货架上的药盒发愣——未来,像他这样的专科学历从业者,或将永远失去穿上这件白大褂的资格。

政策划出的分水岭,正在重塑整个医药零售行业的地貌。某连锁药房负责人透露,目前全国62.3%的驻店药师为大专学历,部分县域药店的持证人员中,中专学历占比甚至超过40%。当新版《执业药师注册管理办法》要求新注册者必须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这个关乎14亿人用药安全的职业群体,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价值重构。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药房窗口,新入职的李明已经能熟练运用药物配伍禁忌数据库。但半年前在乡镇药店实习时,他目睹老药师仅凭经验就将头孢类药物与藿香正气水搭配销售。这种认知代沟,恰折射出医药服务市场的断层——某第三方测评显示,本科药师在慢病管理方案制定、药物相互作用判断等场景的专业评分,较专科群体平均高出37个百分点。

学历门槛提升绝非简单的证书竞赛。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智慧药房,临床药学专业毕业的王楠正在调试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她的工作台放着《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屏幕上跳动着会员患者的用药记录。“当顾客拿着五种慢性病用药清单咨询时,我们需要在十分钟内完成药物重整。”这种精准服务能力的养成,往往始于大学药理学课堂上对受体阻断机制的反复推敲。

政策制定者在调研报告里埋着一个震撼的案例:某三甲医院追踪研究发现,经本科药师审核的处方,住院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21%。这或许解释了为何日本、德国等国家早将药师教育层次提升至硕士阶段。学历升级背后,是医药分家改革背景下,社会对药品服务专业化诉求的指数级增长。

转型阵痛中的微光同样值得记录。浙江某职业技术学院内,38岁的药店店长陈芳选择重新走进课堂。她的笔记本里密密麻麻记着《生物药剂学》重点,课间追着老师请教P450酶系对药物代谢的影响。这个周末班里的132名同学,三分之二都是和陈芳一样的中年从业者。教育机构数据显示,2023年成人药学专升本报考人数同比激增240%,知识迭代的紧迫感正在催生独特的“银发课堂”现象。

站在行业观察的维度,新规像一柄精准的手术刀,正在切除阻碍医药服务升级的陈旧组织。某上市连锁药企的培训视频里,执业药师们开始演练标准化用药指导话术,这些基于循证医学的沟通模板,要求执行者必须理解药物化学结构与疗效的深层关联。当专业壁垒随着学历提升而加厚,或许能倒逼出“问病卖药”到“健康管理”的质变。

药科大学的实验室中,精密仪器正在分析药物晶型对溶出度的影响。这些本科生课堂上的常规实验,终将转化为药店货架上的科学服务。政策给出的过渡期还剩三年,足够一代医药人完成知识与身份的蜕变。正如某省药学会会长在内部研讨会上所言:“当40万执业药师集体向知识高原攀登时,带起的将是整个国民健康素养的抬升。”

玻璃柜台后的张海平合上继续教育教材,扶了扶老花镜。窗外晨曦中的药字招牌微微发亮,映照着白大褂们走向药学问答新纪元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