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执业药师挂证被查背后有何猫腻?

时间:2025-04-22 09:10:17

在当今社会,随着对医疗行业规范管理的不断加强,一些隐蔽却危害极大的现象逐渐浮出水面,其中执业药师“挂证换钱”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也成为纪委严查的重点对象。

执业药师本应是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提供专业药学服务的关键力量。他们在药品销售环节,凭借着专业的知识,对药品的合理使用、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挂证换钱”现象的出现,却让这一神圣职责变了味。所谓“挂证”,就是一些拥有执业药师资格的人,将自己的资格证书注册到某家药店或者其他需要执业药师的单位,但实际上并未在该单位真正履职,而相关单位则按照所谓的“聘用”关系,定期向其支付费用,这种行为纯粹是为了应付监管部门对执业药师配备的要求,并非出于实际工作需要。

从表面上看,这似乎只是一种资格证书的违规使用行为,但其背后隐藏着诸多隐患。对于公众而言,当他们在药店购买药品寻求专业药学指导时,却发现所谓的执业药师并不在岗,无法提供准确的用药建议、解答药物相关疑问,这就使得药品使用的安全性大打折扣。比如一些患有多种基础疾病、需要联合用药的患者,本指望执业药师能帮忙把关用药的合理性,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风险,可由于挂证导致无人可用,很可能因用药不当而引发健康问题。

从行业角度来看,这种“挂证换钱”的行为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那些老老实实按照规定聘请执业药师并支付合理薪酬的药店,成本相对较高,而靠挂证就能轻松应对监管要求的不良商家,在市场竞争中反而获得了不正当的优势,这无疑扰乱了正常的医药零售市场秩序。同时,它也阻碍了整个执业药师行业的健康发展,让真正有志于在药学服务领域深耕、提升专业技能的从业者的积极性受到打击,长此以往,行业的专业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纪委之所以对这类现象进行严查,正是因为它涉及到了公权力以及公共资源的不当利用。一些单位为了顺利通过审批、获得经营资质等,通过不正当手段拉拢执业药师挂证,这背后可能存在着利益输送等违规违纪行为。而且,医药行业的规范与否关系到广大民众的生命健康权益,这是不容践踏的红线。纪委的介入,彰显了对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整治的决心,就是要将这种破坏行业生态、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扼杀在摇篮里,确保每一个与民众用药安全相关的环节都能经得起推敲。

要彻底杜绝执业药师“挂证换钱”的现象,一方面需要加强监管力度,不仅要在注册审核环节严格把关,还要通过不定期抽查、暗访等方式,查看执业药师是否真的在其注册岗位上履行职责,让那些想要钻空子的人无可乘之机。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让企业和挂证的执业药师都清楚认识到这种行为的严重性,不敢轻易触碰红线。

我们也应该加强对执业药师职业素养的教育,让他们明白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一份挂靠收入,更要真正为保障民众用药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多管齐下,才能还执业药师行业一片风清气正的空间,让公众能够真正享受到专业、可靠的药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