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3种厨余变药材,健康功效惊人!
时间:2025-04-24 11:26:00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在厨房处理各种食材,而一些看似无用的“厨余垃圾”,实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天然药材,它们蕴含着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只是容易被人们忽略。像鸡蛋内膜、分心木、橘络这些常见的厨房废弃物,只要我们善于利用,就能为健康带来诸多益处。
先来说说鸡蛋内膜。当我们磕开鸡蛋,蛋清和蛋黄流淌而出后,那层薄薄的内膜往往会被直接丢弃。然而,这看似不起眼的内膜却有着独特的功效。鸡蛋内膜主要由角蛋白和少量黏蛋白组成,它具有良好的收敛作用。在一些传统医学中,将鸡蛋内膜敷在伤口表面,能够促进伤口的愈合,减少伤口渗出液,起到保护创面的作用。对于一些轻度的烫伤、擦伤等,经过清洁处理后,把鸡蛋内膜轻轻贴在患处,就像是给伤口穿上了一层天然的“保护衣”,有助于减轻疼痛,防止感染,加速皮肤的修复过程。此外,鸡蛋内膜还可以用于治疗口腔溃疡,将其剪成合适大小,贴在溃疡部位,能缓解疼痛,帮助溃疡面尽快愈合,而且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是生活中实用的小妙招。
分心木,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不太熟悉,其实就是核桃中间那片薄薄的木质隔膜。我们在吃核桃时,往往会把它随手扔掉,却不知它也是一味良药。分心木味苦涩,性平,具有补肾固精的功效。在中医理论中,它对于治疗遗精、滑精等肾虚引起的症状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可以将分心木收集起来,晾干后煮水饮用,长期坚持,对改善肾功能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分心木还有一定的安神作用,对于那些因肝肾不足导致的失眠、多梦等症状,适当饮用分心木水,能起到一定的调理作用,帮助人们缓解精神压力,提高睡眠质量。另外,分心木中的一些成分还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延缓细胞衰老,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养生食材。
橘络,即橘子皮内层的白色筋络,在吃橘子时,很多人都会将其剔除,只留下橘肉食用。但橘络的药用价值不容小觑。橘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P,这种物质可以增强血管的韧性和弹性,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现代生活中,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大,使得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而橘络正是一种天然的预防佳品。此外,橘络还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对于咳嗽痰多、胸闷不适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当感觉咽喉不适或有轻微咳嗽时,将橘络与橘肉一同食用,或者用橘络泡水喝,都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而且,橘络中还含有一定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的特性,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炎症反应,对身体健康十分有益。
除了上述几种“厨余垃圾”药材外,生活中还有许多类似的宝物等待我们去发现和利用。例如丝瓜络,它可以用来刷碗,同时也是一种中药材,具有祛风通络、活血消肿的功效;还有西瓜皮,经过处理后可以制成西瓜霜,对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有很好的疗效。
这些看似普通的“厨余垃圾”作为天然药材,不仅体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馈赠,更反映了我国传统医学的智慧结晶。它们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且副作用相对较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容易获取的健康资源。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不妨多留意这些被忽视的角落,合理利用这些厨房边的天然药材,让它们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开启一种绿色、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使传统的医学智慧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光发热,为我们的身体健康增添一份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