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新规!健康科普成晋升关键指标!
时间:2025-05-06 16:57:34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一项重要通知,明确指出健康科普工作将被纳入医务人员职称晋升的考核指标体系之中。这一新规不仅体现了国家对健康科普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广大医务人员提供了新的职业发展路径。
健康科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提升公众健康素养的有效手段,更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一环。通过健康科普,人们可以更加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学会预防疾病、管理健康,从而在源头上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同时,健康科普还能帮助公众正确认识医疗行为,增强对医疗服务的信任和理解,为医患双方建立良好沟通桥梁。
长期以来,健康科普工作在医疗系统中并未得到足够重视。许多医务人员忙于临床工作,往往忽视了健康科普的职责。即使有部分人员参与到健康科普中,也多是凭个人兴趣或临时任务,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这导致健康科普资源匮乏,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卫健委此次发文,将健康科普纳入职称晋升指标,无疑为改变这一现状提供了有力抓手。根据新规,医务人员在进行职称评定时,不仅要考虑其临床技能和科研成果,还要考察其在健康科普方面的表现。这意味着,医务人员要想获得更高的职称,就必须在健康科普上投入更多精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科普能力和水平。
这一新规的实施,将对医疗系统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它将激发医务人员参与健康科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晋升职称,医务人员将更加重视健康科普工作,积极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努力提升自己的科普能力。这将有助于培养一支既懂医疗又擅长科普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另一方面,新规也将推动医疗机构更加重视健康科普工作。医疗机构作为医务人员的直接管理者,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医务人员参与健康科普。例如,可以设立健康科普专项基金,为医务人员提供科普创作和传播的平台;可以开展健康科普竞赛和评选活动,激发医务人员的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还可以将健康科普纳入医院绩效考核体系,与医务人员的薪酬和晋升挂钩,确保健康科普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当然,新规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首先,如何科学评价医务人员的健康科普成果是一个难题。由于健康科普的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难以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和评价。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其次,如何平衡医务人员的临床工作和健康科普职责也是一个关键问题。医务人员的主要职责是治病救人,如果将过多精力投入到健康科普中,可能会影响其临床工作质量和效率。因此,需要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间和任务量,确保两者兼顾、协调发展。
还需要加强健康科普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目前,我国健康科普人才相对匮乏,尤其是缺乏既懂医疗又擅长传播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需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学术交流等方式,提升医务人员的健康科普能力。同时,还可以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健康科普工作,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共享的良好局面。
卫健委此次发文将健康科普纳入职称晋升指标是一项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举措。它将有助于激发医务人员参与健康科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医疗机构更加重视健康科普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作出积极贡献。当然,新规的实施也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密切配合才能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