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医生评职称:这4个黄金加分项,比发论文更值钱

时间:2025-05-19 09:07:06

在医疗行业,医生评职称是职业生涯中的重要节点,它不仅关乎个人的职业发展,更与专业认可和待遇提升紧密相连。传统观念中,发论文常被视为评职称的关键要素,然而,实际上有4个方面的突出表现,其含金量在某些情况下不亚于甚至超越了论文发表,它们能全方位展现医生的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医者担当。

一、临床技术精湛,救治成效显著

临床工作是医生的核心舞台,精湛的临床技术是立足之本。一位优秀医生需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更要在面对复杂病症时迅速做出精准诊断,制定并实施有效治疗方案。例如,在处理疑难杂症时,凭借丰富经验和敏锐洞察力,从细微症状中揪出“罪魁祸首”,成功挽救患者生命。像在一些罕见病的诊疗中,常规检查或许难以确诊,但经验丰富的医生能通过详细问诊、细致查体,结合对疾病独特表现的深刻理解,锁定病因,这种能力绝非纸上谈兵可得,而是在经年累月的临床实践中磨砺而成。而且,在治疗过程中,合理运用药物、精准把控手术时机与操作,让患者最大程度康复,减少并发症,这些实实在在的救治成果,是对医生专业能力最有力的证明,远比一篇论文更具说服力,直接体现医生为患者解除病痛的真实水平。

二、患者满意度高,医患沟通出色

医疗本质是服务患者,患者满意度是衡量医生工作的重要标尺。善于与患者沟通的医生,能耐心倾听诉求,用通俗易懂语言解释病情、治疗方案及风险,让患者消除恐惧、建立信任。从患者踏入诊室那刻起,一个微笑、一句关切询问,就能拉近医患距离。在治疗全程,及时反馈病情进展,安抚患者焦虑情绪,即便遇到医疗难题或意外,也能通过真诚交流争取理解。高满意度背后,是医生人文关怀的彰显,它意味着患者身心双重治愈,也反映出医生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这种软实力在职称评审中愈发受重视,因为优质医疗服务离不开医患间良性互动,它关乎医院声誉,更是医生职业操守的生动体现。

三、积极参与带教,培养医学新生力量

经验丰富的医生肩负着传承使命,参与带教工作意义非凡。在教学过程中,将自身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实践技巧倾囊相授,助力医学生成长为合格医师。从基础理论知识讲解到床边实践指导,如在病房教学中,结合真实病例分析病情、示范体格检查手法、讲解诊疗思路,让抽象理论落地生根;在手术台上,边操作边传授手术要领、应急处理策略,培养后辈动手能力与临场应变力。带教出色不仅为行业输送人才,也证明自身知识体系完善、归纳总结能力强,能站在学科前沿引领新人,对提升整个医疗队伍素质功不可没,这是论文无法替代的深远贡献。

四、投身科研转化,推动医疗技术创新

科研并非局限于发表论文,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才是终极目标。有些医生专注于临床难题攻关,研发新技术、新器械或新药物疗法,并成功应用于临床。比如改良传统手术术式,缩短患者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风险;或是参与医药临床试验,加速特效药上市进程,让更多患者受益。这种科研转化实实在在提升了医疗质量,填补行业空白,产生巨大社会效益,相比单纯理论性论文,它对医疗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立竿见影,是医生创新思维与实践结合的巅峰之作。

医生评职称考量维度多元,临床技术、患者沟通、带教育人、科研转化这4个方面,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优秀医生的特质,它们共同勾勒出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画像,在职称晋升之路上熠熠生辉,分量远超单一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