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强生联合疗法突破:前列腺癌进展风险减半,HRR突变患者迎来新希望
时间:2025-06-04 12:00:55
在医药领域,突破性疗法的出现往往意味着患者生存希望的显著提升。强生公司近日公布的3期AMPLITUDE研究结果,正是这样一个里程碑事件。其开发的PARP抑制剂niraparib联合醋酸阿比特龙和泼尼松(AAP)的组合疗法,针对携带同源重组修复(HRR)基因突变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首次实现了癌症进展风险减半的惊人效果。这一数据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长的无进展生存期,更可能改变临床实践的标准。
疗法机制的科学突破
该疗法的核心在于PARP抑制剂niraparib与激素疗法(醋酸阿比特龙+泼尼松)的协同作用。PARP抑制剂通过阻断癌细胞修复DNA损伤的能力,而HRR基因突变的癌细胞本就存在修复缺陷,这种“合成致死”效应使得癌细胞在双重打击下更易死亡。通俗来说,就像同时切断癌细胞的“电源”和“备用发电机”,使其彻底瘫痪。强生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了这种联合策略的潜力——在3期试验中,联合组患者的**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rPFS)和症状进展时间(TSP)**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值得注意的是,rPFS是衡量肿瘤是否生长或扩散的关键指标,而TSP则反映患者生活质量恶化的速度,两者结合说明该疗法兼具延缓疾病与缓解症状的双重优势。
临床数据的震撼表现
具体数据方面,研究显示联合疗法将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50%。这一数字若用日常场景比喻,相当于将一辆失控汽车的速度从每小时100公里降至50公里,大幅增加了“刹车”挽救的机会。此外,亚组分析提示,携带BRCA等特定HRR基因突变的患者获益可能更显著,这为未来精准医疗的分层治疗提供了方向。安全性方面,虽然联合疗法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如贫血、疲劳),但多数为可控的1-2级事件,未出现预期外的毒性信号。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作为首个在HRR突变mCRPC群体中取得如此显著疗效的联合方案,强生此次成果可能重新定义这类患者的治疗格局。目前,PARP抑制剂单药已用于部分前列腺癌,但联合疗法50%的风险降幅远超历史数据,甚至优于部分免疫疗法。业内专家推测,该方案若获批,或成为HRR突变患者的一线选择。此外,这一成功也印证了“靶向联合”策略的价值——通过多通路干预提升疗效,可能启发更多类似组合的探索,例如PARP抑制剂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用。
患者获益的实际意义
对患者而言,进展风险减半最直接的体现是延长高质量生存期。例如,原本可能在6个月内出现骨痛、排尿困难等症状的患者,现在可能获得12个月以上的症状稳定期。这种获益不仅关乎生存时间,更关乎生存尊严。值得注意的是,HRR基因突变约占mCRPC患者的20%-30%,意味着这一疗法虽非普惠,但对特定群体堪称“雪中送炭”。未来随着基因检测普及,更多患者有望从精准治疗中获益。
强生计划基于这些数据向全球监管机构提交上市申请。若顺利推进,该疗法或于2026年初投入临床,为抗癌战场再添利器。从科研到临床,这一小分子组合的亮眼表现,再次证明了基础研究与转化医学结合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