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论文图表规范与设计要点

时间:2025-06-24 16:23:26

在医学论文中,图表是呈现研究结果的核心工具,其规范性直接影响审稿人对数据可信度的判断。以不同药物的疗效比较为例,结合最新图表制作规范,需根据数据类型和比较目的选择柱状图、折线图或散点图,并规避常见设计雷区。

柱状图:直观对比疗效差异的利器

柱状图适用于展示药物A与药物B在不同指标下的疗效绝对值差异。例如,若柱子高度代表治愈率,药物A的柱子普遍高于药物B,可初步推断其疗效优势。但需注意误差线的标注——若柱子高但误差线范围宽(如覆盖两组数据的重叠区间),则差异可能无统计学意义,需补充样本量说明或统计检验结果。规范要求误差线必须标注标准差或置信区间,且柱宽与间距比例建议为2:1,避免视觉误导。

折线图:动态趋势与剂量优化的关键工具

当需比较药物疗效随时间的变化或不同剂量下的效果差异时,折线图更具优势。例如,绘制剂量-疗效曲线可识别最佳治疗剂量(如曲线峰值对应的剂量),同时标记不良反应阈值(如曲线骤降点)。但若数据波动剧烈(如个体差异大的临床试验),折线图可能掩盖整体趋势,此时可叠加平滑曲线或改用箱线图展示数据分布。规范强调坐标轴必须标注单位,且折线颜色需区分明显(推荐使用实线/虚线组合而非单纯色差)。

散点图:个体响应与配对分析的深度呈现

散点图能直观显示个体对药物的响应分布,适合探索疗效异质性。例如,将治疗前后指标变化绘制为散点图,并用配对连线连接同一患者的两次测量值,可清晰展示药物对个体的影响模式。若多数连线向右上方倾斜,表明药物普遍有效;若分散无序,则提示疗效不稳定。规范要求散点必须标注样本量,且配对连线需用浅色以减少视觉干扰。对于多组比较(如不同药物组),可结合ANOVA分析结果在图中标注显著性符号。

三大雷区与合规解决方案

  1. 忽略统计假设:柱状图未标注P值或效应量。建议在图表下方用星号标注显著性(*P<0.05,**P<0.01),或采用R语言效应量法补充相似性分析。

  2. 过度简化趋势:折线图未显示置信区间。解决方案是添加半透明色带表示95%置信区间,避免将短期波动误读为趋势。

  3. 混淆相关性因果:散点图未控制混杂变量。需在标题中注明“调整后结果”或使用多变量回归残差图替代原始数据。

场景化设计比喻

将图表设计类比为临床诊断:柱状图如同血压计数值——单次测量需标注误差范围;折线图类似心电图——既要捕捉波形又要排除干扰;散点图则像基因检测报告——每个点都是个体故事,需揭示群体规律。审稿人如同资深医师,图表中的每个细节(如未标注的离群值)都可能引发对研究严谨性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