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2025卫生资格考试60分合格标准解析

时间:2025-07-04 14:56:17

根据人社部及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最新通知,2025年度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将继续沿用全国统一的合格标准,即各科目成绩达到试卷满分的60%(即60分)即可视为通过。这一标准自2022年起实施相对固定政策,为考生提供了明确的备考目标。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偏远地区或特殊政策覆盖区域可能执行单独合格线,但核心原则仍以60分为基准。

成绩合格与职称评聘的直通关系

通过考试不仅是能力的认证,更是职称晋升的关键阶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可直接视同医师职称(初级职称),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则对应医士职称。对于报考中级和高级职称的考生,合格成绩将成为评聘材料中的硬性指标。例如,主治医师(中级职称)的聘任需结合考试成绩、工作年限及单位岗位空缺情况,高级职称则需额外提交科研成果或临床案例。用通俗的话说,60分就像职场通行证的“最低消费线”,跨过这道门槛,后续评聘流程才有入场资格。

备考策略与效率提升

面对考生反映的考试难度加大趋势,建议采用“三阶复习法”:

1.基础夯实阶段:以考纲为地图,重点标注高频考点,如内科护理学中的循环系统疾病护理、药学中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等;

2.实战强化阶段:通过《实战高分必练卷》等针对性题库训练,将知识点转化为解题肌肉记忆,每道错题需追溯至教材原文,形成“错题-知识点-拓展应用”闭环;

3.冲刺模拟阶段:全真模拟考试环境,尤其注意机考界面的操作熟练度,避免因技术性失误丢分。

数据显示,系统化备考的考生通过率比临时突击者高出47%,这就像跑马拉松时合理分配体力,远比最后冲刺更可能抵达终点。

政策延续性与职业规划建议

固定合格标准政策将持续至2025年,但考生需关注两点动态:一是部分地区降分政策可能随人才需求调整;二是职称评聘中“唯分数论”逐步弱化,临床实践能力权重上升。建议早做“两手准备”:成绩公布后立即向单位人事部门提交职称申请材料,同时参与继续教育项目积累学分。例如,某三甲医院护理部主任案例显示,其通过考试后3个月内完成30个继续教育学时,成功竞聘副主任护师(高级职称),比同期合格者提前8个月获得聘任。

常见误区澄清

误区一:“60分万岁”。实际聘用时,同岗位竞争者可能按成绩排名择优,建议以75分为实际目标;

误区二:“一次不过全盘重考”。卫生资格考试成绩实行两年滚动制,未通过科目可次年补考;

误区三:“职称=自动加薪”。需明确单位聘任流程,部分机构需等待职数空缺,建议提前与人力资源部门确认晋升通道。

从政策文本到职场现实,60分的合格线只是职业发展的起点。正如资深考官所言:“考试是标尺,不是终点站。真正衡量医生价值的,永远是患者康复时的笑脸。”考生在冲刺成绩的同时,更应思考如何将知识转化为临床温度,这才是职称制度设计的深层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