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药店新规:执业药师成标配,行业洗牌加速
时间:2025-07-09 10:22:05
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药品零售企业处方药销售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全国药店必须配备执业药师,并建立电子处方系统。这一新规的出台,犹如在医药零售行业投下一枚“深水炸弹”,其冲击波将直接影响连锁药店、单体药店及医院药房三大主体。
执业药师:从“可有可无”到“硬性标配”
过去部分药店为节约成本,常以“药师不在岗”为由敷衍检查,甚至用普通营业员冒充专业人员。新规首次将执业药师配备列为刚性门槛,相当于给药店划了条“生死线”——没有持证药师,就失去销售处方药的资格。据行业统计,目前全国约45万家药店中,仍有近20%未达标,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单体药店。这就像要求所有餐厅必须配备食品安全员,没证的小摊贩将面临转型或淘汰。
电子处方系统:堵住“手写白条”漏洞
传统处方药销售中存在大量“手写便签”乱象,有些患者甚至用超市小票冒充处方。新规要求建立的电子处方系统,相当于给每盒处方药装上“追踪器”——从开方、审核到销售全程留痕。某连锁药店负责人算了一笔账:部署该系统需一次性投入3-5万元,年维护费约1万元,对日均营业额不足5000元的单体店而言,如同让自行车厂突然改产电动汽车。
连锁药店:借势扩张的“收割期”
头部企业早已未雨绸缪。某上市连锁药房2023年报显示,其执业药师配备率达98%,电子处方覆盖率超90%。新规对他们而言更像是“清场工具”,一位区域经理透露:“就像奶茶行业标准化淘汰街边店,我们正加速收购中小药店。”行业预测,未来三年连锁率可能从目前的57%提升至70%。
单体药店:站在转型十字路口
在湖南某县城经营了15年的李老板坦言:“考证比赚钱还难。”当地执业药师月薪已涨到8000元,比他门店的净利润还高。这类药店面临三条路:高价挖人、加盟连锁,或退守非处方药市场。就像曾经的胶卷相机店,不转型数码业务就只能成为怀旧标本。
医院药房:意外迎来“流量红利”
值得注意的是,新规明确要求医疗机构电子处方需向零售药店开放共享。这意味着患者凭医院开的电子处方,可在任意合规药店购药。某三甲医院药剂科主任比喻:“就像银行间打通了转账系统,药房垄断处方的时代结束了。”但这也对医院药房的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这场改革本质上是用技术手段重构医药安全防线。就像机动车必须装行车记录仪,药店的专业化升级已非选择题而是必答题。阵痛过后,行业或将呈现“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的新格局,而最终受益的,是每一个需要安全用药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