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卫生高级职称评审关键细节解析
时间:2025-07-31 10:53:35
在卫生高级职称评审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评审材料如同战士的铠甲与武器,而填报技巧则是决定胜负的战术手册。许多申报者往往倾注全力打磨核心内容,却因忽视关键细节导致功亏一篑。今天我们将解剖那些容易被忽略却足以改变评审结果的"致命细节"。
细节一:论文的学术价值≠期刊级别
论文作为评审的"硬通货",其价值评估存在普遍认知误区。江苏省2025年评审要求明确指出,正高级职称论文需体现"深厚的学术底蕴与显著的科技创新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核心期刊文章都能满足要求。某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曾提交3篇北大核心论文却被驳回,原因在于论文内容与申报专业契合度不足。建议采用"三维评估法":学术创新性(30%)、专业相关性(40%)、实践指导性(30%)。例如,护理专业论文若包含新型消毒方案在ICU的落地数据,比纯理论研究的分子生物学论文更具竞争力。
细节二:工作总结的叙事陷阱
超过67%的申报者将工作总结写成"流水账",这是评审专家最常诟病的问题。优质总结应当是由"数据骨架"与"价值肌肉"构成的有机体。骨科护士的半年总结若仅记录"完成200例穿刺操作",远不如"通过改良进针角度使患者疼痛评分降低40%“具有说服力。建议采用CAR模型:Challenge(应对的临床难题)、Action(采取的创新举措)、Result(量化的改善成果)。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大量”“显著"等模糊表述,代之以"门诊量提升27%”"术后感染率下降至0.8%"等精确数据。
细节三:业绩证明的时空法则
业绩材料的时间编排藏着玄机。某省卫健委专家透露,他们首先检查材料是否体现"持续性贡献"与"阶段性突破"。理想的结构应该像心电图:基础工作展现稳定输出(如连续5年门诊量超1.2万人次),关键事件标记突出能力(如疫情期间主持建成发热门诊并通过验收)。特别注意将跨部门合作项目单独列出,例如"联合药剂科开发的智能处方系统,减少用药错误15例/月",这类材料能直观反映综合协调能力。
细节四:申报表格的隐藏考场
《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看似格式文书,实则是评审专家的"第一印象分"。常见错误包括:使用简称(如"心内"应规范为"心血管内科")、时间格式混乱(建议统一为"2025.03-2025.07")、成果分类模糊。高级职称填报需建立"三级目录":一级分类按科研/临床/教学划分,二级标注项目性质(如"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三级注明个人贡献(“主持/第一参与”)。用人单位评分表更需注意,某三甲医院评审中,两位条件相近者因评分表填写规范度差异最终分差达11分。
细节五:材料装订的视觉政治学
纸质材料装订绝非简单的物理整合。评审现场观察发现,专家平均每份材料停留时间不足15分钟,因此需要建立"视觉引导系统":使用彩色索引页分隔不同模块(建议科研蓝色、临床绿色、教学黄色),关键页码用荧光贴标记,重要证明文件采用原件彩色复印。特别注意《个人述职评议情况表》必须单独装袋,某位申报者曾因将评议表与其他材料装订在一起,导致密封章破损而被判定无效。
这些细节如同精密仪器的微小齿轮,单个看来微不足道,但协同作用时却能决定整个系统的运转效能。当您完成材料准备后,不妨进行"三个维度检查":专业深度(是否体现行业前沿)、时间跨度(是否展示持续发展)、价值宽度(是否惠及患者/学科/机构)。记住,在卫生高级职称评审这场马拉松中,真正的赢家往往是那些既能看到远方,又能注意脚下每一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