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蒙脱石散干吞致命?3克粉末的生死警告

时间:2025-08-05 11:23:50

蒙脱石散作为临床常用的止泻药物,其独特的层状硅酸盐结构赋予它强大的吸附能力,能像“海绵吸水”一样固定消化道内的病毒、细菌及毒素。然而,这种物理特性也决定了它特殊的服用方式——必须通过温水冲服。近期某艺人因“干吞”蒙脱石散导致窒息的案例引发广泛关注,这背后隐藏着值得深入探讨的药理学原理与安全风险。

粉末的“膨胀效应”与呼吸道危机

蒙脱石散的粉末颗粒直径通常在1-100微米之间,相当于面粉细度的十分之一。当这些超细粉末未经溶解直接接触口腔黏膜时,会立即吸收唾液中的水分,产生类似“水泥遇水”的快速膨胀反应。案例中描述的“粉剂扩散到咽喉和鼻腔”正是这种物理变化的直观表现——3秒内膨胀的粉末可形成直径扩大5-8倍的黏稠团块,完全堵塞气道狭窄处。医学影像学研究显示,成人声门横截面积仅约1.5平方厘米,这意味着2克干粉就足以形成致命性阻塞。

食道损伤的隐匿性风险

即使侥幸避免窒息,干吞行为仍可能造成食道黏膜的“砂纸效应”。蒙脱石散颗粒的莫氏硬度达到2.5-3级,与人体指甲相当。未溶解的粉末在通过食道时,尖锐的晶体边缘会像微型刀片般刮擦黏膜,导致微观撕裂。消化内镜观察发现,这种损伤初期可能仅表现为吞咽异物感,但反复刺激会诱发食管炎甚至溃疡,其风险堪比“用砂纸擦拭口腔”。

水温控制的科学依据

30-40℃的温水是蒙脱石散的最佳溶剂,这个温度区间恰似人体内脏环境的“黄金分割点”。实验数据显示,当水温超过50℃时,蒙脱石石的层间水分子会加速逃逸,导致晶体结构塌缩,吸附表面积减少最高达37%。这相当于把多孔的海绵压成硬板,使其失去捕捉病原体的能力。而冷水(低于20℃)则会使药物形成“鱼子酱样”的颗粒团聚,影响在肠道的均匀分布。

空腹服用的时空逻辑

药物动力学研究证实,胃排空状态下的蒙脱石散溶液能在15分钟内覆盖超过90%的肠黏膜,形成选择性屏障。若与食物同服,这个保护层的完整性会下降至60%以下——好比在刷墙漆时混入沙粒,必然出现涂层漏洞。临床建议的50ml水量经过精确计算,既能保证3g药物完全悬浮,又不会过度稀释有效浓度,相当于为每颗粉末提供恰到好处的“游泳空间”。

药物相互作用的吸附陷阱

蒙脱石散的比表面积高达800㎡/g,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的吸附能力。这种特性使其可能“误捕”同期服用的其他药物分子。研究显示,与抗生素同服时,蒙脱石散可使前者的血药浓度下降40-60%,相当于每10片药中有4片“白吃”。这也是必须间隔2小时服药的根本原因——等待先服药物完成肠道吸收的“时间窗口”。

正确的服药方式应遵循“三度原则”:温度(30-40℃)、速度(缓慢饮入)、角度(上半身倾斜45度)。这不仅能规避健康风险,更能使3克药物的疗效发挥到极致,相当于为肠道搭建起智能防护网。健康科普的价值,正是将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规范转化为守护生命的关键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