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肿瘤患者海鲜饮食指南:真相与科学建议
时间:2025-08-22 17:33:26
引言:海鲜与肿瘤患者的饮食困惑
"医生,我得了癌症,还能吃海鲜吗?"这是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经常提出的问题。在传统观念中,海鲜被视为"发物",认为可能会诱发或加重疾病。然而,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我们需要用科学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一问题。本文将从营养价值、适宜人群、食用建议和常见误区等方面,为肿瘤患者提供关于海鲜饮食的全面指导。
一、海鲜的营养价值:肿瘤患者的"营养宝库"
海鲜是一类富含多种营养素的食物,对肿瘤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1. 优质蛋白质来源
海鲜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其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组成合理,易于人体吸收利用。例如:
三文鱼:每100克含蛋白质约20克
虾:每100克含蛋白质约18克
鳕鱼:每100克含蛋白质约17克
这些蛋白质对于肿瘤患者术后伤口愈合、维持肌肉量、提高免疫力都至关重要。
2. 健康脂肪酸的重要来源
深海鱼类富含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如EPA和DHA,具有以下益处:
抗炎作用:减轻肿瘤相关炎症反应
改善心血管健康:降低化疗期间心血管并发症风险
可能的抗肿瘤作用:一些研究表明Omega-3脂肪酸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3. 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海鲜富含多种对肿瘤患者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锌:牡蛎中含量丰富,参与免疫功能调节
硒:具有抗氧化作用,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碘:海带、紫菜中含量丰富,维持甲状腺功能
维生素B12:促进红细胞生成,预防贫血
维生素D:调节钙磷代谢,增强免疫力
二、适宜与禁忌:哪些肿瘤患者可以吃海鲜?
适宜食用海鲜的肿瘤患者
非过敏体质患者:对海鲜不过敏的肿瘤患者
术后恢复期患者:需要补充蛋白质促进伤口愈合的患者
化疗间歇期患者:胃肠道反应减轻,需要补充营养的患者
营养不良患者:需要增加蛋白质摄入的患者
谨慎或避免食用海鲜的肿瘤患者
海鲜过敏者:有明确海鲜过敏史的患者
肝肾功能不全者:难以代谢海鲜中的某些成分
高尿酸/痛风患者:避免高嘌呤海鲜(如贝类、虾类)
正在服用特定药物者:
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海鲜中维生素K可能影响药效
某些靶向药物:可能存在食物-药物相互作用
放化疗期间免疫功能低下者:避免生食海鲜,防止感染
三、科学食用指南:如何正确吃海鲜?
1. 种类选择:明智之选
推荐食用:
富含Omega-3脂肪酸:三文鱼、沙丁鱼、金枪鱼(罐装)
低脂高蛋白:虾、鳕鱼、扇贝、牡蛎
富含微量元素:海带、紫菜、海参
限制或避免:
高汞鱼类:大型肉食鱼类(如鲨鱼、旗鱼、大型金枪鱼)
高嘌呤海鲜:贝类、虾类(痛风患者)
加工海鲜:熏制、腌制、油炸海鲜产品
2.烹饪方式:健康之道
推荐方式:
清蒸:最大限度保留营养成分
白灼:简单烹饪,减少油脂摄入
煮汤:易于消化吸收,适合胃肠功能弱的患者
避免方式:
油炸:增加脂肪摄入,产生有害物质
烧烤:高温产生致癌物质(如苯并芘)' '
腌制':高盐饮食,增加高血压风险
3. 食用量与频率:适量为宜
建议每周食用2-3次海鲜
每次食用量控制在100-150克(约一个拳头大小')
分散食用,避免一次性大量摄入
与其他蛋白质来源交替食用,保证营养多样化
4. 食品安全:防患未然
选择新鲜、来源可靠的海鲜
彻底煮熟:避免生食(如刺身、生腌)
注意卫生:处理海鲜前后洗手,生熟分开
现做现吃:避免长时间存放,防止变质'
四、常见误区解析:打破传统观念的迷思
误区一:海鲜'是"发物",会促进肿瘤生长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没有证据表明海鲜会促进肿瘤生长'。肿瘤'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与基因突变、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有关,而不是由特定食物直接导致。相反,海鲜富含的优质蛋白和微量'元素对肿瘤患者的康复有益。
误区二:"饿死癌细胞",需要严格忌口
这种观念是错误的。癌细胞会优先消耗体内营养,过度忌口只会导致患者营养不良,降低免疫力,反而影响治疗效果。肿瘤患者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来承受治疗带来的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
误区三:所有肿瘤患者都能吃同样的海鲜
肿瘤患者的饮食需要个体化。不同类型、不同治疗阶段的患者对海鲜的耐受性不同,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调整饮食方案。
五、结语:科学饮食,助力康复
海鲜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对大多数肿瘤患者来说是可以适量食用的。关键在于科学选择种类、合理烹饪'、控制食用量,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肿瘤患者的饮食应该是多样化、均衡' 的,不应盲目忌口。在食用海鲜前,建议咨询医生或营养师,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让海鲜成为肿瘤康复之路上'的有益助力。
记住,科学饮食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利用海鲜的营养价值,将为您'的康复之路增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