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会同:农林产业迈出发展“加速度”

时间:2023-04-13 15:58:51

“一天挖笋500余斤,劳务计价0.6元一斤,立马进账300余元!”4月10日,会同县金子岩侗族苗族乡赤土村村民杨汉森把笋用林基地挖的春笋送到县内一竹笋加工企业——湖南绿地高新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揣着换来的“红票子”乐得合不拢嘴。

近年来,会同县着力践行“两山”理论,坚持绿色发展,结合县情实际,探索农村闲散土地、山林等资源向大户、能人集中流转经营的办法,着力提高农林资源管护质量、生态价值实现,推动农林产业化发展。

“公司按‘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在全县范围内流转楠竹4万余亩,楠竹低改2万亩,修建林道100余公里,建立村级合作社25个。”湖南绿地高新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苛嘉介绍,去年,公司让近4000个农户家庭获得了5000至10000元不等的收入,合作社所在的25个村集体也获得每个村5至10万元不等的收益。

该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坚持大抓实体、大兴产业,大力推进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抓好茶叶、魔芋、竹笋等农业产业“十个一”工程,探索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推出绿色金融产品“林权贷”,为农林产业发展再添动力。

去年,会同与湖南农业发展投资集团、补天药业等达成招商引资项目14个、合同引资48.5亿元。今年一季度,总投资29.4亿元,涉及绿色农林产品及其加工、医药大健康等产业领域的6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并迅速推进;会同连山神农大健康产业基地建设项目、会同县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项目入列湖南今年重点建设项目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