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征稿启事

时间:2023-08-25 10:29:54

1.jpg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系国家科技部批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中国知网统计源期刊;国家科技学术期刊开放平台全文收录;《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收录期刊(JST)。

*本刊重点刊发省部级以上基金课题论文!

国际标准统一刊号:ISSN 2096-4811;国内标准统一刊号:CN 11-5257/R

1.投稿注意事宜  科研论文字符数在1万左右,不宜超过1.5万字符;主要栏目:精神卫生、心身疾病、性心理、职业心理、儿童青少年心理等。

1.1证明、保密与知情同意  科研论文证明投稿没有公开发表过,也没有无一稿多投;证明文章内容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保密法》的规定。

1.2投稿、收稿、审稿、编辑  投稿请用电子邮箱发送,文题3号字体,正文5号字体,1.5倍行距,文章格式若不符合本稿约要求,编辑部视情况在送审前请作者修改,修改后作为重新投稿处理,稿件编号不变,收稿日期顺延,而后正式进入送审程序。本刊实行三审制。复审通过者由编辑部提出修改意见,作者将回修稿通过电子邮件发送。退修符合要求者才能进入终审。编辑部有权对稿件进行文字加工。

2.论著格式要求(详见修稿细则)

2.1文题  简洁明了,25个字左右。去掉无实意的字词。作者及单位:作者在题名下顺序排列,排序在投稿时必须已经确定,编辑过程中不会改动。

2.2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   中、英文摘要均采用结构式,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4部分。(注意:结果要有具体检验方法与数据,如t值或F值等;P值;结论应该根据本研究结果做出解释,不用统计学术语,尽量明确,通俗易懂,).关键词4个以上,尽量使用名词。

2.3正文  引言、对象与方法、结果、讨论4部分。如果分节,用阿拉伯数字  1   2 ……表示,下一层次用1.1,1.2表示。表格采用三线表,注明表1、表2等。表格中采用*法标明统计学意义。

2.3.1对象  对象的来源要描述清楚,从什么人群中,按什么方法抽样;如果是随机分组,要有具体的随机化方法。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及其他相关背景资料要介绍清楚。其中,“文化程度”应规范为“受教育程度”。

2.3.2方法  研究工具要有出处,即从哪里得来的工具。要介绍工具的可靠性,即信度、效度检验结果,并附文献出处。另外,应适当介绍工具的结构、记分方法、划界值、常模,以便读者了解测评结果的意义。研究的方法要具体详细。

2.3.3 统计处理  应该说明具体选择了哪些统计方法。在结果中,要注明统计值,用斜体,如t检验的t值,卡方检验的c2值,P值采用大写斜体P,而且常规只设0.05、0.01和0.001,3个显著性水平。

2.3.4 结果  要与方法一一对应,先给出各个测查工具的结果,再进行相关分析。分析时先采用单因素分析,再根据相应结果,进行多因素分析。数字修约(保留小数点):首先要明确,进行数学运算不能增加测量的精确度。在作算术平均后,均值应按原始数据的有效数字保留小数点。例如,年龄原来若是按整岁收集的,平均后也应保留整岁。注意检验方法要正确,统计数据要准确。

2.3.5参考文献  按顺序编码制,以加方括号的上角码在正文中标出,如[1],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3名作者,3名以上时,加“等”(中文)。

*审稿流程--编辑部编辑一审—发收稿回执单或修改细则或退稿—编委审稿(二审)—主编终审—编辑部发退稿通知或发录用通知(审稿周期30天内)

* 本刊与中国知网签发了论文首发协议,凡是论文被录用后在一周内可以在中国知网查阅下载,并可以打印证书。但发表后题目及作者等重要信息不能更改。急需者可以与编辑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