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征稿启事

时间:2023-09-04 14:39:45

1.jpg

本刊实行开放获取,双盲审稿,投稿前请仔细阅读本稿约。

1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口腔医学专业学术性刊物,双月刊。其主要任务是报道我国口腔医学工作者在防病治病、科学研究等工作中取得的成果、经验及动态等,以广大口腔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为促进我国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服务。

2 欢迎全国各地口腔医学工作者踊跃投稿,文稿包括专家论坛、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栏论著、讲座、争鸣、调查报告、方法介绍、病例报告、学术动态、消息等。

3 来稿注意事项

3.1 来稿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文稿务求论据可靠、论点明确、重点突出、数据准确、文字精练、简明易懂,必要时做统计学处理,内容应注意保守国家机密。

3.2 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地反映文章的主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为宜,中文文题内不用英文缩略语。

3.3 全部作者姓名、单位名称(中英文)、邮政编码及通讯作者的E-mail地址均出现在首页,第2页正文及英文摘要中不列作者姓名和单位(因本刊采用双盲审稿)。作者署名以承担该项研究工作所负责任及所起作用大小依次排列。如系合作课题,请在作者名后右上角注1、2或3,单位、邮政编码分列。第一作者须提交作者简介,包括姓名、职称、学位、电子邮件地址。通讯作者须提供姓名、职称、学位、电子邮件地址等。

3.4 所有来稿请附中文摘要以及3~8个关键词。论著请附200~300字的中文摘要,摘要为结构式,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列出主要数据)、结论4部分。其他文章请附叙述式摘要。关键词应尽量符合《医学主题词表》(使用MeSH词汇)。关键词之间以“;”相隔。

3.5 稿件请附英文摘要(abstract)以及3~8个关键词(key words)。论著请附300词左右英文摘要,摘要为结构式,包括objective、methods、results、conclusion 4部分。其他文章请附叙述式英文摘要。英文摘要包括英文文题、作者单位和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应与中文相对应。英文摘要附于正文前中文摘要之后。英文关键词不用英文缩略语,需写出英文全称。

3.6 稿件请多倍行距。简化字以1964年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为准。计量单位按国家标准局1986-05-19发布的《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3100-86)》规定执行。统计学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规定书写。所附照片应清晰,对比度好,层次分明。病理照片须显示典型病变并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本刊刊登彩色图片,请提供色彩真实的彩色照片。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即顶线、栏目线和底线)。如有纵向合计,可在底线上边加分界线。统计学处理结果如t值、P值,可直接设计在表内或在表的底线下注明。图表随文走,图注及表注需同时用中文及英文书写。数字请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7个单位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书写,同一指标的有效位数应一致。数字采用三位分节法,每3位空1/4汉字格;数值范围表示方法如下:4~6 kg,5.2%~11.3%,4×109~10×109,2 cm×3 cm×4 cm。英文缩略语首次出现时请先叙述中文全称,再注明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

3.7 参考文献以作者查阅的近年公开发表的文章择要列举。参考文献按GB/T7714-201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著录。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引用处依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排序,并用方括号角码标注,顺序与文后参考文献一致。在文末参考文献项依次列出,序号加方括号。电子资源的著录格式与传统参考文献基本相同,只是需增加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当获取和访问路径不含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时需著录,否则可省略)。

书写格式如下:

期刊:[序号]作者姓名(不超过3人者全部写出,超过3人者只写前3名,后加等或et al;西文作者姓在前,名缩写在后。下同). 文题. 期刊名(外文期刊按Index Medicus缩写,不加缩写点),年,卷(期):起页-止页[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 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

示例:[1]何勇, 徐慧芬, 郑谦, 等. 腭裂手术和鼓室管对中耳功能的影响[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1, 19(4):243-245.

[2]李炳穆. 韩国图书馆法[J/OL]. 图书情报工作, 2008, 52(6):6-12 [2013-10-25]. http://www.docin.com/p400265742.html.

[3] 储大同. 恶性肿瘤个体化治疗靶向药物的临床表现[J/OL]. 中华肿瘤杂志, 2010, 32(10):721-724[2014-06-25]. http://vip.calis.edu.cn/asp/Detail.asp.

专著:[序号]作者姓名. 书名. 版次(第1版不写). 出版地: 出版单位,年: 起页-止页[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 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

示例:[1]林珠. 口腔正畸学[M]. 沈阳: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450-479.

[2]中国造纸学会. 中国造纸年鉴:2003[M/OL].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2014-04-25]. http://www.cadal.zju.edu.cn/book/view/ 25010080.

3.8 论文如属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将优先考虑发表,请在文首页左下方脚注中注明,并附基金编号。来稿刊出前及刊出后的获奖情况请及时通知本刊。

4 请勿一稿两投或多投,如该稿曾在学术会议上宣读或在内部刊物上刊出,请在投稿时加以说明。来稿请附作者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E-mail以便联系。

5 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所有录用的稿件本刊有权以纸载体、电子期刊、光盘版、入数据库等方式出版,版权归《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所有,未经本刊同意,刊登稿件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故来稿一经接受刊登,需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

6 编辑部收到稿件后即给作者回执,日后联系时请写明稿件编号。收到本刊收稿回执后6个月未接到本刊采用通知,可自行处理。若改投他刊请及时通知本刊。

7 稿件确定刊登后,请提供单位介绍信和按通知支付版面费。来稿刊出后酌致稿酬,并赠送当期期刊。稿酬、期刊均寄第一作者,其他作者由第一作者分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