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学术小白也能看懂:南核、北核、CSSCI、AMI、C刊、A刊、B刊等到底是啥?
时间:2024-04-30 15:04:58
最近有同学向学姐咨询了关于南核、北核、C刊、AMI等各种期刊的概念,这些问题似乎困扰着许多同学。今天,我们就来一次性搞清楚这些概念,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首先记住一个简单粗暴的连等式:
南大核心=南核=CSSCI=C刊
记住它,这篇文章你就读懂了一半!
首先,我们来谈谈南核,也就是CSSCI,大家平时也简称为“C刊”。这是由南京大学研制开发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它实际上是一套由南京大学研发的中文期刊遴选体系。这个体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衡量期刊质量的标准。
在这个体系下,有一类期刊被称为“CSSCI来源期刊”,大家通常简称为“C正刊”或“C期刊”。这些期刊是在CSSCI评价体系下经过严格遴选出来的,每两年更新一次目录,并在CSSCI官网和公众号上公开发布。这些期刊都有一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它们都拥有CN号,这是国家给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的通行证。同时,一些期刊还有ISSN号,这是国际连续出版物的刊号。
首先仍然记住一个简单粗暴的连等式:
CSSCI来源期刊=C正刊=C期刊
除了“C正刊”外,还有一类被称为“CSSCI来源集刊”的期刊,大家简称为“C集刊”。这些期刊是在学术集刊引文索引数据库评价体系下遴选出来的,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多为一些专业类刊物。与“C正刊”不同的是,“C集刊”收录的刊物都有ISBN号,这是专门识别图书文献的国际编码,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C集刊”并不是期刊而是图书。
另外,还有一个概念叫做“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大家简称为“C扩”。这些期刊是在CSSCI(扩展版)数据库评价体系下遴选出来的,与“C正刊”和“C集刊”不同的是,“C扩”和“C正刊”都是期刊类,都有CN号,它们属于同一赛道。因此,“C扩刊”有可能通过努力升级为“C正刊”,“C正刊”也可能因为某些原因降级为“C扩刊”。
在评级方面,“C正刊”的评级肯定高于“C集刊”,但具体的高下之别还要根据各高校、研究所的评定细则来确定。一般来说,C正刊>C集刊>C扩刊。在大部分高校的通行准则中,博士及以上的成果认定方面基本都认“C正刊”,大部分也认“C集刊”,但很多都不认“C扩刊”。“C扩刊”主要用于博士以下的相关考评,如本、硕升学和奖学金评定。
还是这个公式,记住哦
C正刊>C集刊>C扩刊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北核,也就是北大核心。这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北京十几所高校图书馆发布的评价体系。与南核不同的是,北核目前只有一个目录,没有对入选期刊作等级区分。北核与南核的目录会有大部分重合的期刊,这部分期刊就被称为“双核心刊”。该系列期刊目录每三年更新一次,并在北核官网上公开发布。
在评级方面,南核与北核的高下具体要根据各高校、研究所的评定细则来确定。但一般来说,C正刊>C集刊>C扩刊>北核。在大部分高校的通行准则中,博士及以上的成果认定方面很多都不认“C扩刊”,基本都不认“北核”。北核主要用于博士以下的相关考评。
公式又来了:
C正刊>C集刊>C扩刊>北核
最后,我们来谈谈AMI与A刊/B刊的概念。AMI即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发布的大型评价项目。该系列期刊目录每四年更新一次并会在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官网上公开发布。该目录将入选期刊分为顶级、权威、核心、扩展、入库五个等级并分为学术期刊、学术集刊两个目录。然而,在大部分高校的通行准则中AMI都没有被纳入考评体系即使本、硕往往也不参考该指标。
另外,我们平时也会听到“A刊”和“B刊”的说法。在实际应用中,“A刊”通常指的是级别最高的“C刊”而“B刊”则是级别次低的“C刊”。具体认定要根据各高校、研究所的评定细则来确定在一定程度上会参考AMI的评价。
来来,接惯例,公式又来了:
A刊>B刊>C刊>>AMI
除了以上介绍的CSSCI、北核和AMI外,人文学术界还有其他的核心期刊评价体系如武汉大学《中国核心期刊目录》(RCCSE)、清华大学《中国引文数据库》(CCD)等。但这些评价体系的影响力相对较小大家平时接触也不多因此在这里就不再详细介绍了。
希望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能对人文学术期刊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