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发SCI为何要密切关注中科院期刊分区与中科院预警期刊?

时间:2024-06-18 09:37:39

中科院期刊分区表已被国内学者视为期刊投稿选刊的重要参考指南。同时,中科院预警期刊名单的设立,其目的在于提醒广大科研人员审慎地选择成果发表的平台,并提示出版机构应进一步强化期刊的质量管理。据悉,2023年的中科院期刊分区表已覆盖了多达13818本期刊,这些信息均可通过官方网址或专用的分区表小程序进行查询。深入关注中科院期刊分区表以及中科院预警期刊名单,无疑能够为学者们在投稿SCI期刊时提供有力的帮助,使他们能够有效避开那些具有潜在风险的期刊。


那么,为何在发表SCI论文时要特别关注中科院期刊分区和中科院预警期刊呢?


发SCI为何要密切关注中科院期刊分区与中科院预警期刊?


首先,让我们聚焦于中科院期刊分区。该分区表是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科学计量中心经过深入研究后发布的科研成果。这份期刊分区表自2004年开始与公众见面,并一直持续至今。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该中心推出了升级版,实现了基础版与升级版的并存与过渡,而在2022年,仅发布了升级版。中科院对SCI期刊和SSCI期刊等进行了大类和小类的详细划分,将这些期刊归纳为4个分区。这份分区表每年底都会进行更新与发布,为广大学者提供了投稿选刊的宝贵参考。


再来看中科院预警期刊。这份预警期刊名单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团队精心发布的,其核心目的在于从期刊评价的角度出发,推动我国科研生态的持续优化。该预警期刊被细致地划分为高、中、低三个风险等级,每个等级所关注的问题焦点均有所不同,而预警的风险也呈现出递减的趋势。高风险预警主要为了遏制学术不端的行为,例如涉及“论文工厂”的批量论文;中风险预警则旨在推动我国学术成果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同时优化我国科研资金的运用,这主要涉及到期刊作者与读者群体的国际化程度,以及论文处理费的合理性问题;而低风险预警则是为了提醒广大科研工作者,某些期刊可能存在学术影响力急剧下滑的隐患。据中科院《国际期刊预警名单》的官方网站介绍,该预警期刊的判定标准主要包括期刊的载文量、作者的国际化程度、拒稿率、论文处理费、期刊超越指数、自引率以及撤稿信息等关键指标。


综上所述,建议学者们在发表SCI期刊论文时,务必要关注中科院期刊分区表与中科院预警期刊名单,这主要是基于投稿选刊与科研成果评定两大核心考量。


就投稿选刊而言,2023年版的中科院期刊分区表已广泛覆盖了SCIE期刊、SSCI期刊、AHCI期刊以及ESCI数据库所收录的中国期刊。与此同时,中科院预警期刊名单也主要聚焦于国际学术期刊。因此,从投稿选刊的角度来看,深入关注这两份名单无疑能够帮助学者们在投稿时更加精准地筛选出合适的SCI期刊,从而有效规避那些存在风险的期刊。


而在科研成果评定方面,众多高职院校在对学者与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评定时,往往会明确列出相关的期刊要求。例如,可能会规定所发表的论文必须来源于中科院三区及以上的SCI期刊,或者严禁将论文发表于中科院预警期刊名单上的期刊。这样的规定无疑会对学者与教师的科研成果评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关注中科院期刊分区与预警期刊,对于他们的学术发展与职业规划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