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医生职称评审的具体流程是怎样的,你知道吗?

时间:2024-11-18 10:06:02

  1. 个人准备阶段

    明确评审要求:医生需要仔细研究所在地区、单位以及所申报职称级别的具体要求。不同地区和不同医学专业可能会有所差异。例如,有些地区对于申报副主任医师职称要求在核心期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同时要有一定年限的临床工作经验和参与科研项目的经历。

    整理业绩材料:包括临床工作业绩、科研成果和教学情况等。临床工作业绩方面,要收集整理自己所负责的典型病例、手术记录(对于外科医生)、疑难病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等材料。科研成果主要是发表的学术论文、参与的科研课题、获得的科研奖项等,需要提供论文的全文、课题立项和结题报告、获奖证书等相关证明文件。教学情况则包括指导实习医生、住院医生的记录,参与医学教学课程的大纲、教案等材料。

    填写申报表格:按照规定格式填写职称评审申报表格,内容涵盖个人基本信息、学历学位、工作经历、专业技术工作概述、业绩成果等详细信息。确保表格内容真实、准确,并且与提供的证明材料相符。


  2. 单位审核阶段

    初步审查:医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职称评审管理部门会对申报材料进行初步的形式审查。检查申报材料是否齐全、格式是否符合要求、基本信息是否准确等。例如,查看是否提供了所有论文的发表期刊封面、目录和正文复印件,科研项目的参与证明是否完整等。

    业绩核实:单位会对申报人提供的临床工作业绩、科研成果等进行核实。对于临床工作业绩,会通过查阅医院内部的医疗记录系统、病例档案等方式进行验证。对于科研成果,可能会与相关科研机构、期刊编辑部联系,核实项目参与情况和论文发表的真实性。

    单位推荐:如果申报人材料真实有效且符合单位的推荐条件,单位会出具推荐意见。推荐意见通常会对申报人的专业能力、工作态度、业绩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且明确表示单位同意推荐该医生参加职称评审。


  3. 主管部门审核阶段(如有)

    在一些地区,申报材料还需要经过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审核。这些部门会从行业规范、政策执行等角度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例如,检查申报人的执业资格、医疗行为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职称评审与行业管理的要求相契合。


  4. 专家评审阶段

    组建评审委员会:由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卫生健康部门等相关单位,从专家库中抽取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这些专家包括医学领域的资深教授、主任医师、科研专家等,他们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

    材料评审:评审专家会对申报医生的材料进行详细评审。首先会查看申报人的基本情况和业绩成果,如论文质量、科研项目的水平和意义、临床工作的难度和成效等。然后根据评审标准,对申报人在专业技术能力、学术水平、实践经验等方面进行打分或评价。

    面试答辩(部分情况):对于一些职称级别较高或者竞争较为激烈的情况,可能会要求申报医生进行面试答辩。答辩内容通常涉及医学专业知识、临床案例分析、科研思路和成果应用等方面。专家通过答辩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申报人的专业素养和应变能力。


  5. 公示和结果通知阶段

    公示评审结果:评审结束后,评审结果会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一般会在单位内部、卫生健康部门网站或者其他指定的公示平台上公布通过评审的医生名单,公示期通常为 7 - 15 天左右。在公示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对评审结果提出异议。

    异议处理:如果收到异议,评审机构会对异议内容进行调查核实。如果异议成立,例如发现申报材料存在造假等问题,会对评审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取消涉事医生的评审通过资格。

    结果通知:公示无异议后,会正式通知申报医生职称评审的结果。通过评审的医生将获得相应的职称证书,职称晋升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