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医学论文中材料与方法部分的写作要点有哪些?

时间:2024-11-26 17:59:11

在医学论文中,“材料与方法” 部分是至关重要的,它为读者提供了足够的信息来评估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重复性。以下是写作要点:

一、研究对象


  1. 基本信息描述

    人群特征:如果研究对象是人类,需要详细说明其基本特征,包括年龄、性别、种族、疾病状态(如疾病类型、分期、严重程度)等。例如,“本研究共纳入 100 例 Ⅱ 型糖尿病患者,年龄在 40 - 70 岁之间,男性 58 例,女性 42 例,病程均在 1 - 10 年。”

    样本选择方法:说明研究对象是如何选取的,如采用随机抽样、分层抽样还是方便抽样等方法。例如,“患者是从某三甲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部随机抽取的。”

    纳入和排除标准:明确规定哪些对象可以被纳入研究,哪些需要排除。这有助于确保研究对象的同质性和研究的准确性。例如,“纳入标准为:确诊为 Ⅱ 型糖尿病、年龄在 40 岁以上、能够配合完成整个研究过程的患者。排除标准包括: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精神疾病无法配合治疗者。”

  2. 动物实验对象

    动物种类和品系:详细说明实验动物的种类(如小鼠、大鼠、豚鼠等)和品系(如 C57BL/6 小鼠)。例如,“实验选用 SPF 级 C57BL/6 小鼠,雄性,体重在 20 - 25g 之间。”

    动物来源和饲养条件:提及动物的来源(如从某动物实验中心购买)以及饲养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周期、饲料类型等。例如,“小鼠购自 [动物供应商名称],饲养于温度为 22 ± 2℃、湿度为 50% - 60%、12 小时光照 / 12 小时黑暗周期的动物房,自由饮水和进食标准饲料。”

二、材料


  1. 实验试剂和药品

    名称和来源:列出所使用的试剂和药品的名称、生产厂家和纯度。例如,“本实验使用的葡萄糖检测试剂盒购自 [公司名称],纯度为 98%。”

    保存和处理方式:说明试剂和药品的保存条件(如温度、避光等)以及在实验前的处理方法。例如,“胰岛素试剂在 - 20℃避光保存,使用前在室温下解冻。”

  2. 仪器设备

    名称和型号:明确实验中使用的仪器设备的名称和型号。例如,“采用 [品牌名称]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XX - 123)检测血液生化指标。”

    校准和验证情况:如果需要,说明仪器设备的校准和验证过程,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例如,“生化分析仪在实验前按照厂家提供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校准,并用已知浓度的标准品进行验证。”

三、方法


  1. 实验设计

    分组情况:如果有分组,详细描述分组的方法和依据。例如,“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50 例。实验组接受新药物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药物治疗。”

    对照设置:说明是否设置了对照,对照的类型(如空白对照、阳性对照、安慰剂对照等)以及设置对照的意义。例如,“本实验采用阳性对照,以目前临床常用的药物作为对照,目的是比较新药物与现有标准治疗药物的疗效。”

  2. 实验步骤和操作流程

    详细步骤描述:按照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详细描述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过程中的操作细节和实验后的处理等。例如,“在进行细胞培养实验时,首先用胰蛋白酶消化细胞,然后将细胞接种于 96 孔板中,每孔细胞数为 1×10⁴个。培养 24 小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继续培养 48 小时。最后,采用 MTT 法检测细胞活力。”

    干预措施和剂量:如果涉及干预措施(如给药、物理治疗等),明确说明干预的方式、剂量、频率和持续时间等。例如,“实验组患者每天口服新型降糖药物,剂量为 10mg,每天一次,连续服用 12 周。”

  3. 观察指标和测量方法

    指标确定:明确列出研究的观察指标,包括主要观察指标和次要观察指标。例如,“主要观察指标为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次要观察指标为患者的体重、血压和血脂等代谢指标。”

    测量方法和工具:说明观察指标是如何测量的,使用了什么工具和方法,以及测量的时间点和频率。例如,“空腹血糖采用血糖仪(品牌:XX,型号:YY)测量,患者在禁食 8 小时后于清晨测量,每周测量一次。糖化血红蛋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在治疗前、治疗 6 周和治疗 12 周时各检测一次。”

  4. 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方法

    数据收集方式:描述数据是如何收集的,如通过问卷调查、实验记录、病历查阅等方式。例如,“通过查阅患者的电子病历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治疗过程和病情变化等数据,同时采用自制的生活质量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主观感受数据。”

    统计分析方法选择:说明所使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如 t 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等,并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些方法。例如,“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定量数据比较采用 t 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分类数据采用卡方检验。P < 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