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为什么医护人员都不喜欢医院行政人员?

时间:2024-12-02 11:12:29

医护人员对医院行政人员存在一些负面情绪,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工作认知差异


1.工作重心不同

医护角度:医护人员的主要工作是直接面对患者,他们的工作重点是诊断、治疗疾病和护理患者。在医护人员看来,他们的工作是医院运转的核心,每一个决策和行动都关乎患者的生命健康。例如,外科医生在进行一场复杂的手术时,需要全神贯注,他们认为行政工作应该全力支持临床一线工作,保障医疗资源的及时供应和患者的顺利就医。

行政角度:行政人员则侧重于医院的整体管理,包括人员调配、物资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等诸多事务。他们需要从医院的全局出发,考虑资源的合理分配、成本控制、流程优化等问题。比如,行政人员在采购医疗设备时,会综合考虑医院的预算、设备的性价比以及科室的需求优先级等因素,这可能与医护人员对设备的迫切需求产生时间差。

2.工作衡量差异

医护角度:医护人员通常以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情况来衡量自己工作的价值。他们会为成功救治一名危重患者而感到自豪,或者为患者病情的反复而感到焦虑。在他们眼中,行政工作的价值较难直观地体现在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可能会觉得行政人员没有直接为患者的健康做出贡献。

行政角度:行政人员通过保障医院的高效运转、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来体现工作价值。他们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协调科室之间的关系以及确保医院的合规运营,但这些工作成果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可能比较抽象,不易被理解和认可。

二、工作沟通问题


1.沟通频率和方式

医护角度:医护人员工作繁忙,在临床工作中时间非常紧张。他们希望行政人员在沟通工作时能够简洁明了、直切要点。然而,行政人员有时可能会因为要传达的信息较多、涉及的流程较复杂,而不能满足医护人员的这种期望。例如,在通知医护人员参加一个新的培训课程时,行政人员可能会详细介绍课程的背景、目的、时间、地点以及后续的考核方式等诸多内容,这在医护人员看来可能会觉得繁琐。

行政角度:行政人员需要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沟通。他们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医护人员的工作节奏,导致沟通效果不佳。同时,行政人员与医护人员之间可能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反馈机制,使得双方不能及时调整沟通方式。

2.沟通目标不一致

医护角度:医护人员在沟通中更关注与临床工作直接相关的内容,如医疗资源的分配、工作时间的调整以适应患者治疗等。他们可能会觉得行政人员提出的一些管理要求和规定没有充分考虑临床实际情况,对自己的工作造成了阻碍。例如,医护人员可能认为行政人员制定的值班制度没有考虑到某些科室患者流量的高峰时段,导致人员安排不合理。

行政角度:行政人员希望医护人员能够理解和配合医院的整体管理决策,从医院的长远利益出发考虑问题。但他们可能没有充分了解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的具体困难,使得沟通的目标出现偏差,双方不能达成共识。

三、资源分配矛盾


1.人力分配方面

医护角度:医护人员常常感到人力不足,尤其是在患者数量较多或者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他们可能会认为行政人员没有合理调配人员,没有及时招聘或调配足够的医护人员来分担工作压力。例如,在流感高发季节,内科病房的医护人员工作量大增,但行政人员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如招聘流程复杂、预算限制等)没有及时补充人手。

行政角度:行政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医院的整体人力成本、人员编制等因素。他们在进行人力调配时,不仅要考虑临床科室的需求,还要兼顾医院的财务状况和长期发展规划。有时候,行政人员可能认为医护人员的人力需求存在不合理之处,或者需要通过内部优化流程等方式来缓解人力紧张的问题,而不是单纯地增加人员。

2.物资分配方面

医护角度:在医疗物资的分配上,医护人员最关心的是能否及时获得足够的高质量医疗物资来保障患者的治疗。他们可能会对行政人员的物资管理方式产生不满,比如认为物资采购不及时、分配不公平等。例如,在某些急需特殊医疗器械的科室,医护人员可能会觉得行政人员没有优先满足他们的需求,导致患者的治疗受到影响。

行政角度:行政人员要根据医院的物资预算、各科室的实际需求以及物资的库存情况等因素来进行分配。他们需要确保物资的合理使用,避免浪费和不合理的囤积。在物资紧张的情况下,行政人员可能会按照一定的优先级进行分配,这可能与医护人员期望的分配方式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