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揭秘:5大影响心率药物,你了解多少?

时间:2024-12-27 09:52:12

在心血管内科中,控制心率的药物种类繁多,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作用于心脏,以调整心率至正常范围。了解这些药物及其作用机理,对于患者和医疗工作者都至关重要。

β受体阻滞剂是一类常用的控制心率药物,它们通过抑制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来减缓心率。这类药物包括琥珀酸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它们不仅能够降低心率,还能减少心肌耗氧量,对于高血压合并心率快的患者、心衰患者以及冠心病患者尤为适用。此外,β受体阻滞剂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

钙离子通道阻断剂也是一类重要的控制心率药物。它们通过拮抗细胞内钙离子的跨膜转运,减低传导速度,从而延长有效不应期。地尔硫卓和维拉帕米是这类药物的代表,它们特别适用于那些不能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如存在支气管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加重心衰症状,因此在使用前需进行详细评估。

除了上述两大类药物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药物也能影响心率。例如,胺碘酮和索他洛尔等钾通道阻滞剂,它们通过延长复极时间和动作电位来减慢心率,适用于心房颤动等特定心律失常的治疗。另外,一些中药如参松养心胶囊、稳心颗粒等,也被用于调节心率和缓解早搏等症状。

需要强调的是,所有控制心率的药物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因为不同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各不相同,需要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同时,这些药物也可能产生一些副作用或不良反应,如低血压、心动过缓等,因此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影响心率的药物种类繁多,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作用于心脏以调整心率。在使用时需严格遵循医嘱,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同时,患者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以辅助药物治疗达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