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新办法出台!医学教育学分管理轻松掌握
时间:2024-12-27 17:37:50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领域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医学知识的更新换代也在加速,这要求医务工作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适应新的医学发展需求。继续医学教育成为了提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试行)》,旨在加强和规范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学分管理。
根据新办法,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所获得学分累计不低于25学分(不少于90学时)。这一制度旨在鼓励医务工作者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不断丰富自身的医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哪些活动可以授予学分呢?按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的规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进修学习、在职学历(学位)教育以及有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实践活动、政府指令性医疗卫生任务、有计划的自学等方式都可获得相应学分。这些活动不仅包括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培训,还涵盖了实践操作和自我学习等多种方式,充分体现了学分管理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中推荐的项目和推广项目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获取学分的重要途径。其中,推荐项目立足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要,体现先进性、前瞻性。完成这些项目不仅可以获得学分,还能帮助医务人员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
在完成了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之后,医生们需要申请学分认证,获取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这一过程通常由相关的医学教育机构或协会进行,具体认证流程因地区和机构而异,但总体上都是为了确保医务工作者所获得的学分真实有效。
对于如何管理和使用学分卡,医务工作者可以通过登录医学继续教育管理系统来完成学分卡的申请和管理。这个系统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方便地查询和管理个人的学分情况,了解自己的学分累积情况和有效期限,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继续教育路径。
新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试行)》为医务人员提供了一个更加规范和系统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平台。通过参与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活动,医务工作者可以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专业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公众健康。同时,这也提醒我们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面对日新月异的医学发展,持续学习是我们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