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职称评审全攻略:业绩材料、工作年限与材料清单详解

时间:2025-05-26 17:59:15

一、业绩材料:别让“干货”变“水货”

很多人写业绩材料时总爱堆砌“参与过某项目”,但评审专家更想看到的是你**“做了什么”和“改变了什么”。比如参与过“威远智能粮仓建设”这类重点项目,别光写“参与”,要细化到“负责仓储物流系统设计,优化流程后效率提升30%”**。

专利和论文是业绩的“双保险”,但别搞混了!专利保护技术(比如钒电解液制备工艺),必须满足新颖性、实用性,授权后能带来20年独家保护;论文则是学术成果的传播工具,适合展示理论突破(比如绿色种养循环模式研究)。

获奖荣誉别只写“优秀员工”,试试这种公式:“国家级+行业奖+具体成果”。比如“2023年XX省技术创新一等奖(基于大石包水库的智能蓄水算法优化)”,用数据比形容词更有说服力。

二、工作年限:别以为“熬时间”就能过关

工作年限是门槛,但计算方式有门道。

5年: 累计工作满5年可评中级职称,但注意!换过单位也能累计,社保缴费记录像“时间账本”,超过6个月按1年算。

10年: 高级职称要求“累计满10年”,比如从助理工程师到高级工程师,中间跳槽过3家公司,只要社保不断档,照样符合条件。

15年: 这是评正高职称或享受特殊待遇(如免考外语)的硬杠杠,但必须在同一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像医生、教师这类稳定性职业更占优势。三、材料清单:少一张纸都可能翻车

学历证书: 自考学历也能用,但注意毕业证盖章要“省级自考委+主考学校”双章,6月和12月拿证的同学记得提前公证。

职称证书: 中级职称有“以考代评”捷径,比如考取一级建造师可直接对应工程师职称,但高级职称必须走评审流程。

业绩证明: 别只交项目清单!附上**“三件套”**:技术文件签名页(证明是你写的)、施工竣工报告(证明是你干的)、聘书或任命文件(证明你有资格干)。

推荐信: 大佬推荐信别光吹“勤奋负责”,要结合案例。比如:“张工在川发兴能钒电解液项目中主导工艺设计(详见会议记录第XX页),解决关键性技术难题3项”。

四、职称类型:选对赛道事半功倍

高级工程师: 分副高(高级工程师)和正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区别就像副教授和教授。搞工程的记住:专利数量>论文数量,短流程工艺研发这类产业化成果最吃香。

主任医师: 医疗系统天花板,要求“临床+科研双开花”。比如主持过三甲医院重点科室建设,同时发表SCI论文5篇以上,手术量还得对标行业标准。

教授: 高校职称更看重“教学+学术”,比如带过国家级精品课程、拿过教育部的职教改革项目(参考“职教20条”),这类政策红利项目能加分。

最后提醒: 材料准备像“做菜”,火候差了味道就变。工作年限不够?优先攒业绩;学历不够硬?赶紧补个在职硕士。别等到评审前才翻社保记录,小心被“累计6个月按1年”的规则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