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夏日高温来袭,如何正确吃瓜
时间:2025-06-25 10:24:04
在炎炎夏日中,西瓜作为“天然补水站”成为消暑首选,但其食用方式与人群适配性却暗藏学问。以下从多个维度解析西瓜的健康食用法则,帮助读者在享受清凉的同时规避潜在风险。
食用时机:空腹与饱腹的微妙平衡
传统观念认为西瓜性寒,空腹食用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尤其对于消化功能较弱的人群,可能引发腹胀、腹泻等“胃寒”症状。现代医学研究指出,西瓜含糖量约6%-12%,空腹大量食用会导致血糖剧烈波动,出现短暂性低血糖引发的头晕、乏力现象。建议将西瓜作为餐后2小时的加餐,此时胃内食物已初步消化,既能避免寒凉伤胃,又可利用其丰富膳食纤维促进肠道蠕动。
品种图谱:从果肉质地到糖分梯度
当前市场主流西瓜品种可归为三大类:
1.无籽西瓜:通过三倍体杂交技术培育,果肉细腻含水量达92%,糖度梯度明显,中心部位甜度可达13度以上,适合儿童及追求便利性人群;
2.有籽西瓜:以黑美人为代表,果肉紧致、储运性强,瓜籽富含锌元素,果糖与葡萄糖配比均衡,适合榨汁或制作冰沙;
3.特种西瓜:包含日本培育的方形西瓜、心形西瓜等创新型品种,这类西瓜多以观赏性与食用性结合为特色,果皮厚度是普通品种的2-3倍,适合特殊场景消费。
冷藏艺术:温度与时间的黄金分割
将切块西瓜置于4℃环境冷藏1-2小时,可使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升约5%,此时果肉细胞因低温收缩释放更多风味物质,口感达到最佳状态。需注意冷藏超过4小时会导致维生素C流失30%以上,且瓜瓤与空气接触面易滋生微生物,建议采用密封玻璃容器替代保鲜膜封装,可减少50%的细菌增殖概率。
禁忌图谱:三类人群的警戒线
1.循环系统脆弱者:肾功能不全患者每日水分摄入需控制在1000ml以内,而500g西瓜含水量即达450ml,过量食用可能引发水肿;
2.代谢调节障碍群体:糖尿病患者需将西瓜摄入量控制在200g/日以内,相当于普通切块的1/8份额,且需搭配坚果类食物延缓糖分吸收;
3.免疫防御薄弱期:感冒初期病毒多集中于上呼吸道黏膜,西瓜的高渗性可能加速病原体扩散,建议体温恢复正常24小时后再适量食用。
农耕智慧:品种选择的时空密码
从农耕周期来看,麒麟瓜60天生长期适合快速轮作,但需日均10小时以上光照;黑美人抗逆性强,在昼夜温差8℃以上的区域种植可形成独特风味层;安农二号沙瓤西瓜成熟期需120天,在沙质土壤中生长的瓜体糖分结晶更充分,切开时可见明显糖霜析出。消费者可根据时令选择:5-6月早熟型京欣西瓜含水量更高,7-8月中熟黑美人甜度更稳定,9月晚熟红优2号则具备更浓郁的瓜香。
在实践这些科学食用法则时,还需注意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建议首次尝试新品种时采取“三口测试法”:第一口感知基础甜度,间隔10分钟第二口体会回甘强度,半小时后第三口确认肠胃耐受度。这种渐进式体验既能最大化享受西瓜的美味,又能将健康风险控制在可调节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