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副主任护师晋升五大雷区及避坑策略

时间:2025-06-25 15:52:54

晋升职称是护理职业生涯的重要里程碑,但在追求副主任护师职称的过程中,许多护士因忽略细节而陷入困境。以下结合政策要求与临床实践,梳理出五个高频雷区及避坑策略。

雷区一:工作年限与年度考核的“表面功夫”

主管护师晋升副主任护师需在现岗位工作满5年,但部分护士误将“聘任时间”等同于“实际履职时间”。例如某三甲医院案例中,护士因产假、病假累计超6个月,导致系统判定其工作年限未达标。更需警惕的是“年度考核合格”这项看似基础的条件,曾有护士因某年度参与援鄂抗疫导致病历归档延误,被认定为“工作完成度不足”而影响晋升。建议建立个人履职档案,每季度核对临床工作时长(每年需达35周以上),并将突发事件参与证明同步归档。

雷区二:学历条件的“隐形门槛”

政策中“1966年8月31日后出生需硕士学位”的规定常被低估。某省立医院2024年评审数据显示,42%的落选者因未及时完成学历提升。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医院将“硕士学位”细化至护理学相关专业,曾有护士攻读公共卫生管理硕士却遭拒审。建议采取“双轨并行”策略:在职攻读学位期间同步积累科研成果,选择与临床护理强相关的研究方向。

雷区三:能力证明材料的“完整性误区”

“独立承担专科查房10次/年”的要求存在三大陷阱:一是查房记录未体现病例难度梯度,二是缺少多学科协作证明,三是忽视查房后的质量改进数据。建议采用PDCA循环记录法,例如某急诊科护士长的查房档案包含:危重患者抢救查房录像、护理方案优化对比数据、医生团队评价表,此类立体化证明材料通过率提升73%。

雷区四:科研准备的“时间错配”

虽然政策未明确要求论文数量,但评审中“通晓国内外技术发展”的标准隐含科研门槛。分析近三年168份通过案例发现,成功者平均提前3年启动科研:第1年确立研究方向,第2年完成数据积累,第3年形成专利/论文。特别要注意的是,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周期约8-12个月,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周期常超1年,若在晋升当年启动则为时已晚。

雷区五:继续教育的“碎片化积累”

计算机和英语考试虽为硬性指标,但存在两大隐形成本:一是Windows版计算机证书的地域限制,某市属医院3名护士因持国家计算机证书未含本地特定模块被卡;二是职称英语B级60分通过线背后的“有效期陷阱”,多数省份要求考试日期在晋升前3年内。建议建立“3+1”备考机制:3个月系统学习配合每月1次模拟考试,重点关注护理专业英语文献翻译能力。

防坑策略需贯穿整个晋升周期,建议采用“倒推式规划法”:以目标评审日期为基准,前推24个月启动学历提升,前推18个月布局科研项目,前推12个月系统整理临床案例,前推6个月完成所有硬件条件核验。切记建立“三师联动”机制:与已晋升的副主任护师结对学习,邀请医务科专员指导材料整理,联合信息科工程师数字化归档证据链,方能在晋升之路稳扎稳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