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阿司匹林或增脂肪肝风险
时间:2025-06-26 10:09:21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作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始终是医学界关注的热点。近期一项覆盖超百万随访人年的大规模研究揭示了令人警惕的数据:在3640例新发脂肪肝病例中,当前使用阿司匹林群体的发病率较未使用人群显著升高,这种关联性如同在原本平静的代谢湖面投下一颗石子,激起了医学界对传统用药安全性的重新审视。
阿司匹林与肝脏的隐秘对话
研究数据显示,持续使用阿司匹林≥15年的人群,NAFLD发生风险提升17%,相当于每100名长期服药者中会额外增加近2例患者。这种剂量-效应关系在用药频率上同样明显——每周服用≥5天者风险增加7%,而每日剂量≥10片的高强度用药则让风险曲线呈现陡峭上升趋势。这种积累性伤害类似于长期暴露在低强度辐射环境中,初期难以察觉,但经年累月后终将显现病理改变。
代谢调节的双刃剑效应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来发挥抗炎作用,但这种机制可能打破肝脏脂质代谢的精密平衡。COX-1酶在胃黏膜保护中起关键作用,其活性被抑制后不仅可能引发消化道出血风险,更间接影响肝脏对游离脂肪酸的摄取与氧化能力。这种代谢干扰犹如打乱交响乐团的演奏节奏,使得肝脏这个“代谢指挥家”在处理脂质代谢时频频出现失误,最终导致脂肪异常沉积。
高风险人群的预警信号
对于存在胰岛素抵抗、腹型肥胖或糖耐量异常的人群,阿司匹林可能成为压垮代谢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研究特别指出,既往存在代谢综合征的患者在长期服药后,其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往往呈现加速趋势。这类人群的肝脏如同超负荷运转的过滤器,在应对药物代谢压力的同时,还要处理本就紊乱的脂质代谢,双重打击下更易发生病理改变。
临床决策的平衡艺术
面对这种新发现的风险,临床医生建议采用动态评估策略:对于心血管高风险人群,阿司匹林的预防效益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对于代谢异常人群,建议每6个月监测血清转氨酶水平及肝脏超声影像。这种个体化用药策略就像精准的天平,需要称量每次心脏跳动带来的获益与肝脏细胞的无声抗议。
在药物与机体这场永不停歇的博弈中,阿司匹林再次提醒我们:所谓“神药”不过是人类赋予的称号,真正的智慧在于理解每种治疗手段都是利弊交织的复杂存在。通过定期监测、剂量优化和生活方式干预,我们依然能够在这片充满未知的医疗海域中,为患者导航出最安全的用药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