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国内首款儿童褪黑素获批上市
时间:2025-07-14 15:01:36
儿童睡眠健康迎来里程碑式解决方案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儿童睡眠问题逐渐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据统计,我国睡眠经济市场规模已突破50亿元,但针对儿童群体的专业助眠产品长期处于空白状态。近日,这一局面被打破——国内首个专为儿童设计的褪黑素产品正式获得国家监管部门批准上市,标志着儿童睡眠健康领域迈入科学化、精准化新阶段。
该产品以“安全无副作用”为核心优势,通过低剂量缓释技术模拟人体自然褪黑素分泌规律,避免传统助眠药物可能带来的依赖性风险。研发团队透露,配方中特别剔除了酒精、咖啡因等刺激性成分,并采用天然甜味剂改善口感,使其更符合儿童生理特点。
从实验室到家庭:科学背书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
褪黑素作为调节睡眠-觉醒周期的重要激素,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验证。然而,此前国内市场针对儿童的褪黑素产品多为跨境代购或成人剂型拆分使用,存在剂量不精准、成分不透明等隐患。此次获批的儿童褪黑素产品历时5年临床研究,覆盖3000例样本,数据显示其对改善儿童入睡困难、夜间惊醒等问题的有效率高达89%。
市场分析师指出,这一突破恰好踩中了两个关键趋势:一是家长对儿童健康管理的精细化需求上升,二是电商渠道推动功能性食品的普及。“相当于为50亿规模的睡眠市场开辟了一条专属儿童的新赛道”,某机构报告如此评价。
软糖剂型+线上营销:撬动年轻父母的消费心智
值得注意的是,该产品创新性地采用软糖剂型,将苦涩的药片变为酸甜可口的“睡眠小助手”。临床试验中,超90%的儿童自愿坚持服用,家长反馈“像吃零食一样简单”。这种设计不仅解决了儿童服药抵触问题,还通过趣味化的包装设计降低心理门槛。
营销策略上,品牌方重点布局线上渠道。据内部数据,预售期间电商平台搜索量同比暴涨300%,直播间首批库存3分钟售罄。“与其说卖产品,不如说我们在传递一种科学育儿理念”,项目负责人强调。配合儿科专家科普直播、亲子KOL体验等内容矩阵,产品未上市已积累超10万精准用户画像。
行业洗牌加速:从“野蛮生长”到标准引领
长期以来,褪黑素行业存在品牌分散、标准模糊等问题。随着监管政策收紧,此次儿童褪黑素的获批被视作行业走向规范化的信号。业内人士预测,具备研发实力和临床数据支撑的企业将逐步占领市场高地,未来3年头部品牌份额或提升至60%以上。
与此同时,该产品的问世也引发了对儿童睡眠健康标准的讨论。中华医学会相关专家呼吁:“助眠不是终点,建立规律作息才是根本”,建议将产品使用与行为干预相结合。
展望:从产品到生态的升级之路
据透露,品牌方已启动“儿童睡眠健康365计划”,拟联合幼儿园、教育机构推出睡眠监测手环、睡前故事音频等衍生服务。这种“硬件+服务”的模式,或将重新定义儿童健康消费的边界。
在50亿睡眠市场的蓝海中,谁能为下一代守护黄金8小时?随着首个儿童褪黑素的落地,答案正逐渐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