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2025卫生高级职称评审启动 三大变化引关注
时间:2025-08-25 10:42:14
近日,北京、上海两地人社局相继发布2025年度卫生高级职称申报通知,标志着新一轮职称评审工作正式启动。与往年相比,今年面审环节新增临床病例三维重构演示要求,论文答辩采用"双盲抽题"模式,这些变化让不少申报者感到既期待又紧张。
申报时间轴与关键节点
北京市申报窗口期为3月15日至4月30日,上海市采用分批次受理方式,三甲医院骨干医师通道3月1日已开启。错过申报时间就像错过高铁班次,即便材料再优秀也无法补票。两地均要求继续教育学分达到25分以上,相当于完成约200学时的专业培训。
面审环节的三大革新
今年最显著的变化是新增数字化诊疗能力考核。申报者需在10分钟内,通过医疗影像系统完成典型病例的三维重建演示。这就像要求厨师不仅要会做菜,还要能解析每道工序的分子结构。专家评审组将重点观察病例选择的典型性、重建操作的规范性以及临床思维的逻辑性。
论文答辩的双盲机制
取消以往提前公布答辩题库的做法,改为现场随机抽取临床场景题+基础研究题组合。评审专家库增加省外专家比例至40%,申报人与评委双向匿名。这种设计就像学术版的"盲品测试",真正考验申报者的临场应变能力。建议提前准备3-5个典型病例的完整诊疗逻辑链,并熟记自己近三年论文的核心数据。
材料准备的避坑指南
北京要求提交的DRG分组诊疗案例中,必须包含2例以上疑难病例转归分析。上海则特别看重多学科协作(MDT)参与证明,建议用甘特图形式展示在病例救治中的具体贡献。材料审核如同过安检,任何模糊不清的复印件、未盖章的协作证明都可能触发"人工复检",导致评审进度滞后。
继续教育学分换算技巧
参与国家级学术会议每次可获3分,但线上会议折半计算。发表SCI论文可兑换15分,不过要注意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的区别。就像集邮不能只盯珍稀票种,聪明的申报者会组合使用论文发表、技术帮扶、教学带教等多种方式攒够学分。
两地通知均强调破除"唯论文"倾向,上海市特别列出可替代成果清单:包括主导制定的诊疗规范被省级以上机构采纳、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获得省级表彰等。这些变化传递出明确信号——职称评审正在从"笔杆子"竞争转向"真本事"较量。
面对越来越精细化的评审标准,建议申报者建立三个清单:成果证据清单(按评分标准逐项对标)、时间管理清单(细化到每周准备进度)、风险预案清单(如遇材料驳回的快速响应方案)。距离申报截止还有足够时间,但需要像准备手术方案那样严谨规划每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