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征稿启事

时间:2023-08-29 15:35:26

1.jpg

1.《中国超声诊断杂志》来稿务必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数据可靠,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实用性。临床研究与综述一般不超过4000字(包括图、表及参考文献在内),同时附有200字以内的中文提要,并在文内标明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提要中加注小标题,简炼地叙述它们的内容。病例报告一般以500~1000字左右为宜。

  2.来稿请用方格稿纸书写或打字,有条件者可寄软盘。名词术语、计量单位及数字、简体字与标点符号的用法均应规范,切勿自创名词与简体字。在应用缩略语时,应先写出全文,用括号标出缩写字,以后方可用缩写字(凡应用英文缩略语时,要注意大、小写)。凡字迹潦草、涂改不清或油印、复印的稿件与图片,恕不受理。

  3.超声临床病例报告应附有声像图,图、表应少而精,正文与图、表内容应避免重复,要列出图号、图题及表号、表题,勿使用文字性大表。图内文字用印刷体。图片要清晰、反差适中、层次分明,病变处要用箭头或符号标明。图的背面注明作者姓名、图号和图的上下方向。凡插图一律以矩形为宜,其高、宽比约为5∶8或10∶16左右。图要贴附在另一张空白纸上(不要插在正文内),并在其下方写明图号、图题及图注。不要影印图片或底版。

  4.参考文献必须以作者亲自阅读的近年的主要文献为限,并与原著核对无误。内部刊物及资料勿作文献引用。按引用的先后顺序编码列于文末,并在文内引用处以角码注明。外文文献用打字或以印刷体书写。文献书写格式如下。

  〔书籍〕:著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献页码

  举例:周永昌,郭万学主编.超声医学.第二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03~804

  〔期刊〕:作者.题名.刊名,年,卷(期):页码

  举例:杨兵,李拓,王开权,等.声学造影与微循环关系的研究.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0,16(5):332~334

  5.来稿请附盖有公章的单位介绍信,并注明所在省、市、县等详细地址和邮政编码。

  6.来稿请勿一稿两投,凡来稿经我刊有关专家审阅后,1个月内将给作者发出稿件处理通知,刊用者按规定在一个月内交纳有关费用,作者2个月后仍无回音者按撤稿处理;作者如欲他投,望尽早来函联系。退稿时不挂号。退修稿件,务必在一个月内寄回,否则,按新来稿件处理。

  7.文责由作者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以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和规范化加工。不同意修改者,请在来稿时注明。

  8.来稿不收稿件处理费。稿件被采用后,将按国家规定标准收取版面费,图片收制作成本费,届时通知作者。稿件刊出后一律酌寄稿酬和当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