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征稿启事
时间:2023-09-07 10:14:46
稿件要求:
(1)本刊只刊登首发稿。为保证作者的署名权和知识产权,作者和课题负责人应在“论文出版协议”上签名。本刊编辑部对来稿有文字修改权,对所发稿有版权。
(2)排版要求:请参考 征稿简则 。
1 撰稿要求
1.1 文稿撰写:要求论点明确、文字精练、数据可靠、书写规范。字数一般不少于5000字(含摘要、图、表、照片及参考文献),外文字母准确运用大、小写及正、斜体。正确运用上下角标、数码和符号。
1.2 题名与署名:文题应简明,突出文章特定内容,不使用非公认的缩略词。来稿须附中英文题名,含义须一致。作者单位要写全称(中英文),并注明城市及邮政编码。如作者单位为两个以上者,在每一位作者的右上角标注序号,单位名称前标注相应的序号。
1.3 摘要与关键词:临床研究、实验研究论文均需附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中英文含义须一致。中文摘要不少于150字,不超过300字。中英文摘要均采用四段分列式,即: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结果(Result)和结论(Conclusion)。关键词3~8个,尽量选用MeSH词表(Medical Subject Headings)中的规范词。
1.4 正文:实验类文章分为“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和“讨论”四个部分书写,临床类文章分为“临床资料”、“治疗方法”、“结果”、“讨论”四个部分书写。方法部分凡已有文献记载的,引用文献即可;若对文献记载的方法进行改进或有创新应详细写明。结果可用文字、图或表格形式表达,但三者内容不能重复。文章中首次出现的简称(缩略语)应写出中英文全称后才能直接运用。计量单位应参照国家标准。
1.5 标题层次划分,一般不宜超过4级。
例如:1 ××××
1.1 ××××
1.1.1 ××××
1.1.1.1 ××××
1.6 图(照片)和表格:以图随文走为原则。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图表直接置于正文中。照片须另附文件,注明染色方法及放大倍数,彩色打印。
1.7 地脚线:首页地脚线下请注明(1)基金资助的课题,请注明基金名称及编号;(2)第一作者姓名、性别、技术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
1.8 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规定书写。
1.9 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并在正文相应处右上角标注。
[期刊] 前三名作者,等. 文题[J]. 刊名,年,卷(期):起页一止页.
示例:[1] 刘希飒,吴林彬,冯玛莉,等. 麻桂解表颗粒的退热作用的实验研究[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6(4):8-9.
[专著] 前三名作者,等. 文题[M]. 其他责任者. 版本项.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
示例:[2] 昂温G,昂温P S. 外国出版史[M]. 陈生铮,译. 第2版.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45-49.
2 注意事项
2.1 来稿应为打印稿(附软盘),或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至本刊邮箱,同时需提供作者有效联系方式。
2.2 来稿请勿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投稿一个月后未收到回执或3个月后未收到稿件处理通知,请及时向编辑部查询。经审稿确认有重大创新的论文和基金资助项目论文,将予以优先发表。经审核拟刊用的稿件将在两个月内通知作者,对审稿后需作者修改的稿件,请按退修意见修改整理后与审稿意见、原稿件一并寄回。稿件一经录用,本刊对稿件有删改权,作者如有异议,需在来稿时声明。
2.3 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等全文数据库系统,所发表论文将被收录在这些系统中,作者如不同意收录,请予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