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扎根理论类论文撰写的七大关键策略

时间:2024-05-13 10:41:18

扎根理论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通过系统性地收集和分析数据来构建理论,其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其在多个学科领域如社会学、教育学、护理学、管理学等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在广泛应用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如方法滥用、编码过程粗糙、数据收集不系统等。因此,掌握如何撰写高质量的扎根理论类论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结合正反示例,并辅以一个具体案例,介绍撰写此类论文时需要注意的七大关键策略。


扎根理论类论文撰写的七大关键策略


一、选题新颖且具前瞻性

成功的论文选题如同引人入胜的故事开头,能够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以“数字化时代下的教育公平性研究”为例,选题不仅关注当下热门的数字化教育话题,还深入探讨了教育公平性的核心问题,具有新颖性和前瞻性。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问题高度适配

在选择扎根理论作为研究方法时,必须确保其与研究问题高度适配。以“数字化时代下的教育公平性研究”为例,通过扎根理论的方法,可以从大量实际案例和访谈数据中归纳出数字化时代下教育公平性的核心问题和影响因素,为后续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数据资料丰富且典型

数据资料的选取直接关系到理论的生成和研究的深度。在“数字化时代下的教育公平性研究”中,研究者不仅收集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期刊论文和统计数据,还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确保了数据资料的丰富性和典型性。

四、编码过程清晰且逻辑严密

编码是扎根理论研究的核心步骤。在“数字化时代下的教育公平性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三级过程,清晰地识别和整合了关键概念,如“数字鸿沟”、“教育资源分配”等,为后续理论建构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理论模型系统且严谨

通过编码过程提炼出的主范畴应形成系统的联系,构建出完整的理论模型。在“数字化时代下的教育公平性研究”中,研究者基于编码结果构建了一个包括“数字鸿沟”、“教育资源分配”、“政策支持”等主范畴在内的理论模型,该模型系统且严谨地解释了数字化时代下教育公平性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

六、模型阐释详尽且深入

模型阐释是对理论模型的详细展开和解释。在“数字化时代下的教育公平性研究”中,研究者不仅详细阐述了各主范畴的内涵和相互关系,还结合具体案例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解释,使读者能够全面理解模型的内涵和价值。

七、研究结论体现批判性思考

研究结论是对整个研究的总结和提升,应具有批判性思考。在“数字化时代下的教育公平性研究”中,研究者不仅总结了研究发现,还与已有研究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同时,研究者还谦虚地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方向,体现了批判性思考的精神。

总之,撰写高质量的扎根理论类论文需要从选题、方法适配、数据收集、编码过程、理论建构、模型阐释到研究结论等多个方面入手,确保每一步都严谨、系统、深入。通过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和阐释,可以使论文更具说服力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