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论文发表技巧】文献综述中客观“批评已有研究”的四种策略

时间:2024-07-04 09:32:02

学术写作的基石在于其客观性,而文献批评作为推导研究问题的关键环节,同样需要坚守这一原则。尽管许多作者在文献批评时会引用相关文献以增强客观性,但有时这种形式上的客观并不足以掩盖内容上的主观倾向。那么,如何确保文献批评的内容真正客观呢?以下是四种有效的操作策略。


一、明确并限定研究范围


要使文献批评内容客观,首要之务是就事论事,避免泛泛而谈。这需要我们明确并限定研究范围,指出文献批评是针对特定范围内的文献或研究进行的,而非对整个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泛化评价。研究范围的限定可以从时间、地理以及研究类型等多个维度进行。例如,选择合理的时间范围可以确保文献批评的时效性和相关性;在特定情况下,考虑地理范围则能提高文献批评的针对性;而选择与自己研究类型相似的文献进行批评,则有助于保持文献批评的一致性。


以《近代丝路与中亚地缘:民国时期的新绥线》为例,该文在文献批评时首先明确了时间范围,即民国时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聚焦到一篇前沿文献上,从而推导出自己的研究问题。这种对研究范围的明确限定,使得文献批评更加具体、有针对性,也更容易保持客观。


二、运用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是指对比不同的已有文献,揭示其可能存在的不足,而非不加区分地全盘否定。这种策略有助于保持文献批评的客观性,因为对比分析通常关注不同文献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而发现各自的比较优势与劣势。由于这种优势或劣势是相对而言的,而非绝对,因此这样表述的文献批评就更具客观性。


以《城市房价泡沫及其传染的“波纹”效应》为例,作者在综述房价泡沫测度方法时,对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既指出了各自的优点也指出了不足。这种通过对比不同文献而得出的批评,内容更加翔实、不笼统,也更容易被读者接受为客观的评价。


三、避免过度简化


文献批评不客观的一大表现就是过于绝对化,将复杂的研究问题简化为单一的原因或结果。因此,要保持文献批评的客观性,就必须避免过度简化,特别是要考虑研究的背景性、情境性和条件性。


以《中国城镇家庭储蓄率之谜——基于年龄-时期-组群分解的再考察》为例,该文在文献批评时并没有简单地将家庭储蓄率问题归结为某一单一因素,而是深入挖掘了背后的多层原因,并考虑了不同情境和具体条件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这种避免过度简化的做法使得文献批评更加全面、深入,也更容易保持客观。


四、考虑“本文局限”


任何研究都有其局限性,而优秀的学者和作者往往会在文中如实告知自己研究的不足。这些经过作者和期刊编辑确认的“局限”是客观存在的,也为其他论文展开文献批评提供了现成的素材。因此,在文献批评时考虑“本文局限”可以确保内容的客观性。


以《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的“企业家精神”:理论模型与案例检验》和《农业领域企业家精神如何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以农民合作社为例》为例,后者在文献批评时明确指出了前者研究的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研究视角和重点。这种基于前人研究局限性的文献批评不仅更加客观,也更容易推动学术研究的进步和发展。


五、小结


综上所述,要保持文献批评的客观性,我们可以采取限定研究范围、运用对比分析、避免过度简化和考虑“本文局限”等四种策略。这些策略各有侧重,但共同构成了确保文献批评内容客观性的有效方法。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策略进行文献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