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辟谷减肥风险大:低血糖危机与科学减重指南

时间:2025-05-26 16:58:55

你有没有听过这样的案例?一位女性为了快速减肥尝试“辟谷”,连续三天只喝清水,结果在超市购物时突然眼前发黑摔倒在地,送医后发现血糖值低至2.3mmol/L(正常空腹血糖3.9-6.1mmol/L),差一点就陷入昏迷。这种极端减重方式,正在让越来越多人付出健康代价。

辟谷:披着养生外衣的血糖刺客

所谓“辟谷”,就是通过断食或每天只摄入极少量热量来强迫身体进入“节能模式”。听起来像是给肠胃放个假?真相却是:当人体超过12小时不进食,血糖水平就像过山车一样急速下坠。特别是本身代谢较弱的人,可能连8小时都撑不住就会出现手抖、冒冷汗的症状。

有个形象比喻:我们的身体就像24小时运转的发电厂,血糖就是维持机器运转的燃料。辟谷相当于突然切断80%的煤炭供应,发电厂只能拆掉厂房里的钢架(分解肌肉)当燃料,不仅产生大量工业废料(酮体),关键设备(脑细胞)还会因为能量不足永久损坏。

低血糖的致命陷阱

很多人觉得低血糖就是“吃点糖就好”,但医院急诊科数据显示:每年有12%的昏迷患者是因未及时处理的低血糖导致,其中老年人占比高达67%。这是因为大脑作为全身最耗能的器官,每小时要消耗约5克葡萄糖,相当于2块方糖的量。当血糖浓度跌破3.0mmol/L,脑细胞会像烈日下的冰淇淋一样快速融化。

更危险的是“无症状低血糖”,常见于长期节食人群。他们的神经感知就像被打了麻醉剂,等到出现意识模糊、大小便失禁时,血糖往往已经低到需要静脉注射抢救的程度。孕妇群体更要警惕,胎儿每小时要从母体“抽取”约6克葡萄糖,相当于成人基础代谢的3倍,这也是为什么产科医生反复强调“宁可血糖稍高也不能饿着”。

科学减重的三重防护网

与其冒着生命危险辟谷,不如试试这套经过验证的“三角稳定法”:

1.饮食时钟法:把每天的食物分成6个“能量补给站”,比如上午10点加餐10颗杏仁+半根香蕉,下午3点吃个水煮蛋。就像给血糖曲线安装缓冲弹簧,既能避免暴饮暴食,又能维持代谢活力。

2.运动分期策略:BMI超过28的人,前两周只需每天做3组“靠墙静蹲”(每组30秒),这相当于用微电流激活肌肉记忆;等身体适应后,再增加快走等有氧运动。记住,此时的身体就像生锈的齿轮,突然剧烈运动会加速零件损耗。

3.睡眠充电计划:连续三天在23点前入睡,你会发现对碳水的渴望自动降低40%。这是因为深度睡眠时,身体会分泌“瘦素快递员”,把脂肪分解指令精准投递给每个细胞。

给特殊人群的定制方案

糖尿病患者可以试试“321蔬菜法则”:每餐先吃3拳头的绿叶菜,再吃2拳头蛋白质,最后吃1拳头杂粮饭。这种进食顺序能让血糖上升速度减缓50%。办公室族推荐在电脑旁放个“急救锦囊”,里面装着独立包装的葡萄糖片和坚果,遇到心慌手抖立即补充,就像给身体按下暂停键。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当BMI超过28时,别急着自行减重。就像精密仪器需要专业工程师调试,此时应该去医院营养科定制个性化方案。有些医院现在提供“代谢舱检测”,2小时就能测出你的脂肪燃烧效率、基础代谢率等18项数据,比盲目节食靠谱得多。

健康减重从来都不是速决战,而是需要智慧的能量管理。记住,你的身体不是敌人,而是需要呵护的合作伙伴。与其用辟谷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式,不如给身体足够的耐心,它会用更有活力的状态回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