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内蒙古医学杂志征稿启事

时间:2023-09-08 09:23:37

1.jpg

1、文稿:选题应具备一定的先进性与实用性,内容能反映该学术领域的进展及水平。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 

2、文题:反映文章的主题。应力求简洁、确切、醒目,概括文章的要旨。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居中,尽量不设副题、少用“的研究”或“的观察”等非特定词,避免使用简称、缩写、标点符号、化学结构式和公式等。英文文题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文题含义应一致。
3、作者:置于文题下。单位要写全称,直至科室,单位后附单位所在地名及邮政编码。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应用逗号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相同的数字,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隔开。例:孙瑞玲1,陆菁菁2(1.赤峰市第三医院放射科,内蒙古 赤峰024000;2.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 北京 100730)。并留第一作者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及E-mail。
4、摘要:研究类文章附400字左右中、英文摘要,经验性文章仅附中文摘要。摘要采用结构式,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用第三人称撰写。英文摘要还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
5、关键词及中图分类号:摘要下另行列关键词3~5个,用分号隔开。应尽量使用《医学主题词表》中所列的词。中图分类号(关键词下另行列):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可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一书中查阅。
6、论文分类:分为四类,A类—论著、实验研究、综述,以及质量上乘的临床医学文稿;B类—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临床医学、经验交流、调查研究、护理等);C类—管理性论文;D类—病例报道。
7、正文: 一般分为前言(病例报道除外) 、资料与方法、结果和讨论四部分。前言:概述研究的背景、目的、研究思路、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等。不要与摘要雷同,一般不超过300字。方法:描述研究对象的选择及其基本情况,以及研究所采用的方法。结果:按逻辑顺序在正文、表格和图中表达所得结果。讨论:着重讨论研究中的新发现及从中得出的结论,如不能导出结论,也可以行必要的讨论,提出建议、设想、改进的意见或待解决的问题等。
8、文中标题的层次:文内层次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编号。一般不超过4级。第一级标题1;第二级标题1.1;第三级标题1.1.1;第四级标题1.1.1.1。编号一律左顶格写,无编号段落开头可空2格。
9、图表应用标准:如果能用文字简要说明的内容不必列表。图、表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序号及图(表)题。表格采用三线表,不设竖线。
10、计量单位及统计学符号:以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具体可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计量单位的书写必须规范,不应使用已废止的单位。在一个组和单位中,斜线不得多于一条,如mg/kg/min,应采用mg/(kg•min)。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GB3358-82)的有关规定书写。
11、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标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编号,并用方括号标在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参考文献应为正式出版物发表的作品,所引文献务必与原著核实,内容、卷期、页码、年份应准确无误。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三名,后加“,等”。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文题和书名只有首字母大字,其他一律小写(特殊要求大写的单词除外);中文期刊用全名。英文标点符号后应留一空格。
12、投稿注意事项: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基金或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基金资助(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及复印件。本刊国家或部、省级自然基金项目,将使用“快速通道”,在最快时间内发表。请于投稿前,将文章在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检测复制比低于30%后,再投于本刊。本刊对来稿认真负责,处理及时,收到稿件后立即编号,并给回执,日后联系时请注明稿号。投稿2个月未接到本刊回执,系该稿仍在审阅中,作者若欲另投他刊,请致电本刊编辑退稿,请勿一稿多投。为更好的服务广大医务和科技工作者,本刊对来稿免收审稿费。